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推定解雇的基本理论 | 第11-15页 |
第一节 推定解雇的涵义 | 第11页 |
第二节 推定解雇与解雇 | 第11-13页 |
第三节 推定解雇与辞职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推定解雇制度在我国的立法沿革 | 第15-20页 |
第一节 劳动法对推定解雇的铺垫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地方立法确立了推定解雇 | 第16-18页 |
第三节 劳动合同法对推定解雇的扩展 | 第18-20页 |
第三章 推定解雇法定情形的理论解读 | 第20-31页 |
第一节 轻微违约 | 第20-25页 |
一、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 | 第20-22页 |
二、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 第22-23页 |
三、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 | 第23-25页 |
第二节 严重侵权 | 第25-27页 |
一、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 | 第25-26页 |
二、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 | 第26-27页 |
第三节 其他违法 | 第27-31页 |
第四章 境外推定解雇制度相关情形之比较 | 第31-37页 |
第一节 美国的推定解雇制度 | 第31-32页 |
第二节 英国的推定解雇制度 | 第32-34页 |
第三节 加拿大的推定解雇制度 | 第34页 |
第四节 香港地区推定解雇制度 | 第34-35页 |
第五节 台湾地区推定解雇制度 | 第35-37页 |
第五章 我国司法实践对推定解雇立法的纠正 | 第37-40页 |
第六章 完善我国推定解雇制度的几点建议 | 第40-46页 |
第一节 推定解雇情形的完备和细化 | 第40-41页 |
第二节 考虑用人单位违约的严重性和故意性 | 第41-43页 |
第三节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间的限定或预告期的设置 | 第43-44页 |
第四节 推定解雇赔偿责任的加重和连带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后记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