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陵白蜡杆的传统工艺与家具形态设计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 ·选题依据与研究背景 | 第9页 |
| ·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10-12页 |
| ·国内外对传统工艺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白蜡杆木材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 第二章 宁陵白蜡杆的木材特性与传统工艺 | 第15-23页 |
| ·传统工艺在木文化中的体现 | 第15-16页 |
| ·白蜡杆的木材特性 | 第16-19页 |
| ·白蜡杆的生态特征 | 第16-17页 |
| ·白蜡杆的物理特性 | 第17页 |
| ·白蜡杆的力学性能 | 第17页 |
| ·白蜡杆的加工性能 | 第17-19页 |
| ·白蜡杆家具的加工工艺及存在的问题 | 第19-22页 |
| ·白蜡杆制作家具的加工工艺和流程 | 第19-21页 |
| ·白蜡杆加工工艺所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 小结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白蜡杆家具形态的分类与风格定位 | 第23-29页 |
| ·白蜡杆家具的分类 | 第23-24页 |
| ·支撑类 | 第23页 |
| ·桌几类 | 第23-24页 |
| ·收纳类 | 第24页 |
| ·装饰类 | 第24页 |
| ·白蜡杆家具形态的设计风格及定位 | 第24-27页 |
| ·白蜡杆现有的家具设计风格 | 第24-25页 |
| ·现代白蜡杆家具的设计风格定位 | 第25-27页 |
| 小结 | 第27-29页 |
| 第四章 白蜡杆家具的结构形式与零部件的设计方法 | 第29-40页 |
| ·白蜡杆家具造型的零部件形态 | 第29-30页 |
| ·线材 | 第29页 |
| ·块材 | 第29-30页 |
| ·面材 | 第30页 |
| ·白蜡杆家具结构形式 | 第30-34页 |
| ·排列 | 第30-31页 |
| ·框架 | 第31-32页 |
| ·组合 | 第32-34页 |
| ·白蜡杆零部件的连接结构 | 第34-36页 |
| ·白蜡杆家具专用连接件的创新和应用 | 第36-38页 |
| ·白蜡杆连接件的设计要求 | 第36-37页 |
| ·白蜡杆专用连接件的形式与应用 | 第37-38页 |
| ·白蜡杆弯曲零部件的设计方法 | 第38-40页 |
| ·弯曲零部件的特点 | 第38-39页 |
| ·白蜡杆家具零部件的设计方法 | 第39-40页 |
| 第五章 白蜡杆家具形态设计的方法 | 第40-48页 |
| ·家具形态设计的构成要素 | 第40-41页 |
| ·功能 | 第40页 |
| ·材料 | 第40-41页 |
| ·结构 | 第41页 |
| ·白蜡杆家具设计形态的影响因素 | 第41-43页 |
| ·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 | 第41-42页 |
| ·工艺与技术对家具形态设计的影响 | 第42-43页 |
| ·材料零部件的接合方式及连接件结构的影响 | 第43页 |
| ·白蜡杆产品形态设计创新的原则 | 第43-44页 |
| ·白蜡杆家具形态设计的创新方法 | 第44-48页 |
| ·现代工业设计理念的应用 | 第44-45页 |
| ·白蜡杆与其它材料的结合 | 第45-46页 |
| ·白蜡杆家具表面的效果处理 | 第46-48页 |
| 第六章 基于白蜡杆材料特性的家具设计提案 | 第48-55页 |
| ·白蜡杆家具形态的基本设计策略 | 第48-49页 |
| ·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文化的融合 | 第48页 |
| ·遵循白蜡杆自然形态规律的设计理念 | 第48-49页 |
| ·传统工艺在白蜡杆家具中的传承、发展 | 第49页 |
| ·本案设计 | 第49-55页 |
| ·市场需求分析 | 第49-50页 |
| ·设计定位与设计理念 | 第50页 |
| ·基本设计程序 | 第50-51页 |
| ·设计方案草图 | 第51-53页 |
| ·最终方案确定 | 第53-55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59-60页 |
| 附录2 消费者对家具需求的调查报告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