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 ·常用分子标记及其在烟草中应用进展 | 第12-16页 |
| ·SCAR(Sequence-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s) | 第12-13页 |
| ·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 第13-14页 |
| ·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 第14页 |
| ·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 | 第14-15页 |
| ·SRAP(Sequence 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 | 第15页 |
| ·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 | 第15-16页 |
| ·分子标记应用于烟草病虫害研究进展 | 第16页 |
| ·其他分子标记向SCAR标记转化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 ·RAPD向SCAR转化 | 第17-18页 |
| ·AFLP向SCAR转化 | 第18页 |
| ·ISSR向SCAR转化 | 第18-19页 |
| ·SRAP向SCAR转化 | 第19页 |
| ·SSR向SCAR转化 | 第19页 |
| ·SCAR标记应用于品种鉴定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 ·单一品种鉴别 | 第20页 |
| ·品种性别鉴别 | 第20-21页 |
| ·抗性品种鉴别 | 第21页 |
| ·特殊性状鉴别 | 第21-22页 |
| ·本课题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2-23页 |
| 第二章 烤后烟叶基因组DNA提取方法优化研究 | 第23-33页 |
| ·实验材料、仪器及试剂 | 第23-25页 |
|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 ·实验仪器 | 第23-24页 |
| ·实验试剂 | 第24页 |
| ·实验试剂配制 | 第24-25页 |
| ·实验方法 | 第25-27页 |
| ·改良CTAB法的优化 | 第25-26页 |
| ·基因组DNA检测方法 | 第26-27页 |
| ·结果分析 | 第27-32页 |
| ·优化前CTAB法提取烤后烟叶基因组DNA效果分析 | 第27-28页 |
| ·CTAB沉淀缓冲液使用量的优化结果分析 | 第28-29页 |
| ·裂解时间优化结果分析 | 第29页 |
| ·等体积酚抽提次数优化结果分析 | 第29-30页 |
| ·RNase A水解时间优化结果分析 | 第30-31页 |
| ·优化后改良CTAB法提取烤后烟叶基因组DAN效果分析 | 第31-3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2-33页 |
| ·结果 | 第32页 |
| ·讨论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烤后烟叶RAPD分析及引物筛选研究 | 第33-41页 |
| ·实验材料、仪器及试剂 | 第33-34页 |
| ·实验材料 | 第33页 |
| ·实验仪器 | 第33页 |
| ·实验试剂 | 第33-34页 |
| ·实验试剂配制 | 第34页 |
| ·实验方法 | 第34-35页 |
| ·烤后烟叶基因组DNA提取方法 | 第34页 |
| ·烤后烟叶RAPD反应条件 | 第34页 |
| ·RAPD引物筛选方法 | 第34页 |
| ·RAPD数据分析方法 | 第34-35页 |
| ·结果分析 | 第35-39页 |
| ·烤后烟叶基因组DNA提取结果分析 | 第35页 |
| ·引物筛选结果分析 | 第35-37页 |
| ·遗传关系分析 | 第37-3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9-41页 |
| ·结果 | 第39页 |
| ·讨论 | 第39-41页 |
| 第四章 RAPD标记向SCAR标记转化研究 | 第41-55页 |
| ·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 第41-42页 |
| ·实验材料 | 第41页 |
| ·实验仪器 | 第41页 |
| ·实验试剂 | 第41-42页 |
| ·实验试剂配制 | 第42页 |
| ·实验方法 | 第42-47页 |
| ·烟叶基因组DNA提取方法 | 第42-43页 |
| ·RAPD-PCR反应条件 | 第43页 |
| ·特异片段回收 | 第43页 |
| ·特异片段与pUCm-T载体的连接 | 第43-44页 |
| ·转化感受态细胞 | 第44页 |
| ·阳性克隆的鉴定 | 第44-46页 |
| ·特异片段的测序及SCAR引物设计 | 第46-47页 |
| ·SCAR-PCR的退火温度优化 | 第47页 |
| ·SCAR标记稳定性验证 | 第47页 |
| ·结果分析 | 第47-53页 |
| ·基因组DNA提取结果分析 | 第47-48页 |
| ·随机引物L34 图谱分析 | 第48页 |
| ·特异片段回收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 ·重组质粒鉴定结果分析 | 第49-50页 |
| ·特异片段的测序和引物设计结果分析 | 第50-51页 |
| ·SCAR引物退火温度优化结果分析 | 第51-53页 |
| ·SCAR标记稳定性验证结果分析 | 第5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3-55页 |
| ·结果 | 第53页 |
| ·讨论 | 第53-55页 |
| 第五章 烟草SCAR标记技术应用研究 | 第55-61页 |
| ·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 第55页 |
| ·实验方法 | 第55-56页 |
| ·结果分析 | 第56-59页 |
| ·SCAR-PCR分析 | 第56页 |
| ·烟草品种分子ID的建立 | 第56-57页 |
| ·烟草品种鉴别分析 | 第57页 |
| ·近缘品种鉴别分析 | 第57-58页 |
| ·相同抗感性品种鉴别分析 | 第58-5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9-61页 |
| ·结果 | 第59页 |
| ·讨论 | 第59-61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 ·结论 | 第61-62页 |
| ·展望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3页 |
| 附录 | 第73-82页 |
|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发明专利目录 | 第73-74页 |
| 2 本课题中筛选引物表 | 第74-79页 |
| 3 本课题中 6 个SCAR标记片段序列 | 第79-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