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9-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41页 |
| 1 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 | 第13-24页 |
| ·蛋白质组学简介 | 第13页 |
| ·质谱简介 | 第13-18页 |
| ·质谱鉴定蛋白的原理 | 第18-19页 |
| ·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流程 | 第19-21页 |
| ·定量蛋白质组学 | 第21-23页 |
| ·磷酸化蛋白质组学 | 第23-24页 |
| 2 泛素化 | 第24-29页 |
| ·可逆的泛素修饰 | 第24-26页 |
| ·泛素结合结构域 | 第26-27页 |
| ·泛素化修饰功能 | 第27-29页 |
| ·泛素化修饰和NF-kB信号通路中蛋白激醇的激活 | 第27-28页 |
| ·泛素化修饰和DNA修复 | 第28-29页 |
| 3 SUMO修饰(SUMOylation) | 第29-37页 |
| ·SUMO家族蛋白简介 | 第30页 |
| ·可逆的SUMO共价修饰 | 第30-32页 |
| ·SUMO相互作用结构域(SIM) | 第32-33页 |
| ·SUMO修饰的功能 | 第33-34页 |
| ·SUMO修饰与其他翻译后修饰的关系 | 第34-37页 |
| ·SUMO化和泛素化 | 第34-35页 |
| ·SUMO修饰和磷酸化 | 第35-37页 |
| 4 真核翻译延伸因子2(eEF2) | 第37-41页 |
| 第二章 eEF2翻译后修饰及修饰调控 | 第41-82页 |
| 1 引言 | 第41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1-56页 |
| ·蛋白纯化 | 第42-43页 |
| ·细胞培养 | 第43页 |
| ·Bradford法测蛋白浓度 | 第43-44页 |
| ·体外激酶实验 | 第44页 |
| ·双向电泳 | 第44-45页 |
| ·胶内酶解 | 第45-46页 |
| ·Ziptip C18脱盐 | 第46-47页 |
| ·蛋白样品制备流程 | 第47页 |
| ·SDS-PAGE | 第47-48页 |
| ·免疫印记 | 第48-49页 |
| ·免疫沉淀 | 第49页 |
| ·细胞质核分离 | 第49-50页 |
| ·点突变 | 第50-51页 |
| ·体外翻译实验 | 第51页 |
| ·Luciferase活性检测 | 第51-52页 |
| ·分子克隆 | 第52页 |
| ·FuGENE~(?) HD转染试剂(Roche)转染 | 第52-53页 |
| ·磷酸钙法转染 | 第53页 |
| ·细胞流式检测 | 第53页 |
| ·Annexin V/PI复染法检测细胞凋亡 | 第53-54页 |
| ·免疫荧光 | 第54-56页 |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6-81页 |
| ·Csk新底物eEF2的鉴定及验证 | 第56-58页 |
| ·eEF2磷酸化位点鉴定 | 第58-59页 |
| ·eEF2的酪氨酸磷酸化对翻译没有影响 | 第59-60页 |
| ·eEF2具有其他翻译后修饰 | 第60-61页 |
| ·eEF2的SUMO修饰 | 第61-66页 |
| ·eEF2的泛素化修饰 | 第66-73页 |
| ·eEF2可以被剪切 | 第73-76页 |
| ·eEF2核内小片段功能探究 | 第76-81页 |
| 4 小结 | 第81-82页 |
| 第三章 定量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研究SUMO化介导的磷酸化修饰 | 第82-104页 |
| 1 引言 | 第82-83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83-92页 |
| ·细胞培养 | 第83-84页 |
| ·SILAC培养基培养细胞 | 第84页 |
| ·用Oiagen Ni-NTA Spin Column制备IMAC Beads | 第84-85页 |
| ·溶液内酶解 | 第85页 |
| ·C18脱盐柱(SepPak)脱盐 | 第85-86页 |
| ·IMAC富集磷酸化肽段 | 第86-87页 |
| ·HILIC分离磷酸化肽段 | 第87-88页 |
|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 | 第88-89页 |
| ·数据库搜索 | 第89页 |
| ·数据定量分析 | 第89-90页 |
| ·生物信息学 | 第90页 |
| ·细胞周期分析 | 第90页 |
| ·质粒和抗体 | 第90-91页 |
| ·免疫印记 | 第91页 |
| ·免疫沉淀 | 第91页 |
| ·FuGENE~(?) HD转染试剂(Roche)转染 | 第91页 |
| ·siRNA载体构建:pSUPER(Oligoengine) | 第91-92页 |
| 3 实验结果 | 第92-101页 |
| ·蛋白质SUMO化与磷酸化在系统范围内的相互作用 | 第92-94页 |
| ·定量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分析SUMO化和磷酸化之间整体范围的cross-talk | 第94-98页 |
| ·CKII的SUMO化调控 | 第98-99页 |
| ·SUMO化调节的磷酸化对细胞周期的调控 | 第99-101页 |
| 4 讨论 | 第101-102页 |
| 5 小结 | 第102-104页 |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4-10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7-118页 |
| 中英文对照表 | 第118-119页 |
| 附表 | 第119-139页 |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139-140页 |
| 致谢 | 第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