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陷性黄土地基侧向约束防渗路基新结构模型试验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21页 |
| ·湿陷性黄土地基综述 | 第10-16页 |
| ·湿陷性黄土概述 | 第10-11页 |
| ·湿陷性黄土的特殊性质 | 第11-13页 |
| ·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机理 | 第13-14页 |
| ·湿陷性黄土路基的破坏机理 | 第14-15页 |
|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 | 第15-16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 ·本文研究的意义及该领域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20-21页 |
| 2 挤密桩侧向约束防渗作用机理 | 第21-32页 |
| ·概述 | 第21页 |
| ·挤密桩挤土效应的研究现状 | 第21-25页 |
| ·圆孔扩张法 | 第21-23页 |
| ·有限单元法 | 第23-24页 |
| ·应变路径法 | 第24-25页 |
| ·滑移线理论 | 第25页 |
| ·模型槽试验 | 第25页 |
| ·灰土、水泥土挤密桩加固机理 | 第25-31页 |
| ·成孔挤密作用 | 第26-27页 |
| ·水泥土的硬化机理 | 第27-30页 |
| ·灰土的硬化机理 | 第30-31页 |
| ·小结 | 第31-32页 |
| 3 土壤水分渗流基本理论 | 第32-41页 |
| ·饱和-非饱和土渗流研究综述 | 第32页 |
| ·渗流基本理论 | 第32-33页 |
| ·达西定律 | 第32-33页 |
| ·达西定律的适用范围 | 第33页 |
| ·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 | 第33-35页 |
| ·土壤水分入渗的基本理论 | 第35-37页 |
| ·入渗过程的一般分析 | 第35-36页 |
| ·地表水入渗条件 | 第36-37页 |
| ·土壤水分运动线性化方程的入渗解 | 第37-40页 |
| ·土壤水分水平入渗(吸渗)解 | 第37-39页 |
| ·土壤水分垂直入渗解 | 第39-40页 |
| ·小结 | 第40-41页 |
| 4 湿陷性黄土地基侧向防渗室内模型试验 | 第41-68页 |
| ·试验目的 | 第41页 |
| ·模型试验材料的室内土工试验 | 第41-44页 |
| ·击实试验 | 第41-43页 |
| ·素黄土的界限含水量 | 第43页 |
| ·渗透系数的测定 | 第43-44页 |
| ·模型试验步骤 | 第44-51页 |
| ·试验模型填筑 | 第44页 |
| ·侧向防渗结构设置 | 第44-47页 |
| ·模型填土的干密度及初始含水量 | 第47-49页 |
| ·模型填土含水量测试 | 第49-51页 |
| ·试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 第51-66页 |
| ·灰土挤密桩侧向防渗试验结果 | 第51-59页 |
| ·水泥土挤密桩侧向防渗试验结果 | 第59-66页 |
| ·模型试验结论 | 第66-67页 |
| ·小结 | 第67-68页 |
| 5 湿陷性黄土地基侧向约束室内模型试验 | 第68-84页 |
| ·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综述 | 第68-69页 |
| ·地基土在荷载作用下的侧向变形机理 | 第69-70页 |
| ·路堤荷载作用下地基的侧向变形 | 第70-74页 |
| ·弹性理论法 | 第70-72页 |
| ·有限元法 | 第72-74页 |
| ·侧向约束室内模型试验 | 第74-83页 |
| ·试验目的 | 第74-75页 |
| ·试验步骤 | 第75-78页 |
| ·模型加载 | 第78-79页 |
| ·试验结果 | 第79-83页 |
| ·小结 | 第83-84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4-86页 |
| ·结论 | 第84-85页 |
| ·展望 | 第85-86页 |
| 致谢 | 第86-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87-9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