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模式对双季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写符号列表 | 第10-11页 |
1. 前言 | 第11-16页 |
·水稻的氮素营养 | 第11-13页 |
·我国氮肥利用率概况 | 第11-12页 |
·氮素与产量的关系 | 第12-13页 |
·氮素与产量构成的关系 | 第13页 |
·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研究 | 第13页 |
·水稻的钾素营养 | 第13-14页 |
·钾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第13-14页 |
·钾的生理效应 | 第14页 |
·有机肥营养 | 第14-15页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6-23页 |
·试验材料 | 第16页 |
·试验设计 | 第16-21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1-22页 |
·茎蘖消长动态、株高 | 第21页 |
·叶片SPAD值 | 第21页 |
·光合速率 | 第21页 |
·叶面积 | 第21页 |
·干物质积累量 | 第21页 |
·测产与考种 | 第21页 |
·植株氮磷钾含量 | 第21-22页 |
·灌浆动态 | 第22页 |
·氮素积累总量和氮肥利用率的计算 | 第22页 |
·数据分析 | 第22-2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3-59页 |
·不同栽培模式对双季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 第23-26页 |
·不同栽培模式双季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比较 | 第23-25页 |
·不同栽培模式周年产量的比较 | 第25-26页 |
·不同栽培模式对双季稻茎蘖动态变化的影响 | 第26-28页 |
·不同栽培模式对双季稻叶片SPAD的影响 | 第28-30页 |
·不同栽培模式对剑叶光合速率的影响 | 第30-32页 |
·不同栽培模式对水稻灌浆动态的影响 | 第32-34页 |
·不同栽培模式对双季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34-36页 |
·不同栽培模式对双季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第36-37页 |
·不同栽培模式对双季稻比叶重的影响 | 第37-39页 |
·不同栽培模式对双季稻株高的影响 | 第39-41页 |
·不同栽培模式对双季稻养分吸收及利用率的影响 | 第41-59页 |
·不同栽培模式对水稻植株氮素吸收和积累的影响 | 第41-43页 |
·不同栽培模式对水稻植株氮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不同栽培模式对水稻植株氮肥吸收利用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不同栽培模式对水稻植株氮素生理利用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不同栽培模式对水稻植株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 | 第46-49页 |
·不同栽培模式对水稻植株磷积累量的影响 | 第49-53页 |
·不同栽培模式对水稻植株钾积累量的影响 | 第53-59页 |
4 讨论 | 第59-62页 |
·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产量的差异 | 第59页 |
·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的分蘖特性 | 第59-60页 |
·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叶片性状的差异 | 第60页 |
·不同栽培模式下干物质积累的差异 | 第60-61页 |
·不同栽培模式下氮肥利用率的差异 | 第61-62页 |
5 参考文献 | 第62-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