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导论 | 第8-13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8-9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8页 |
(二)现实意义 | 第8-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三、论文创新之处 | 第11页 |
四、论文基本内容与框架结构 | 第11-13页 |
1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产生的历史根源和理论来源 | 第13-20页 |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 | 第13-15页 |
·资本主义社会深刻的社会危机 | 第13-14页 |
·西欧无产阶级革命的失败 | 第14页 |
·意大利法西斯主义的政权组织形式 | 第14-15页 |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的来源 | 第15-20页 |
·马基雅维利的民族自强精神与集体意志理论 | 第15-16页 |
·马克思的国家与阶级意识理论 | 第16-17页 |
·列宁的无产阶级领导权理论 | 第17-18页 |
·拉布里奥拉的实践哲学理论 | 第18-20页 |
2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的基本内容 | 第20-31页 |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的概念 | 第20-22页 |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的内涵 | 第20-21页 |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的特征 | 第21-22页 |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的哲学基础 | 第22-24页 |
·葛兰西对实践哲学的独特见解 | 第22-23页 |
·实践哲学的文化价值 | 第23-24页 |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的实施前提及对象——市民社会 | 第24-27页 |
·市民社会的理论前提——“完整的国家学说” | 第24-25页 |
·市民社会——“有效的防御工事” | 第25-27页 |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的实现途径——政党和知识分子 | 第27-28页 |
·政党——文化领导权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 第27页 |
·知识分子——文化领导权的桥梁与纽带 | 第27-28页 |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的实现策略——“阵地战” | 第28-31页 |
·葛兰西关于“运动战”、“阵地战”的基本观点 | 第29-30页 |
·“阵地战”——西方革命具体方式的根本转变 | 第30-31页 |
3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评析及现实启示 | 第31-46页 |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的思想评析 | 第31-35页 |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的理论地位 | 第31-32页 |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的创新之处 | 第32-33页 |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的局限性 | 第33-35页 |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的现实启示 | 第35-46页 |
·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着力推进文化强国战略 | 第35-41页 |
·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 第35-37页 |
·加强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控制权 | 第37-38页 |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与教育,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 第38-39页 |
·扩大对外文化传播与交流,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 第39-41页 |
·必须高度重视和发挥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 第41-43页 |
·必须持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第43-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