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5页 |
目录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11页 |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概念界定 | 第11-13页 |
·我国大型煤炭企业的定义 | 第11页 |
·IT 的定义 | 第11-12页 |
·IT 能力的定义 | 第12页 |
·企业绩效的定义 | 第12页 |
·环境动态性的定义 | 第12-13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第13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研究框架和技术路线 | 第13-16页 |
·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2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6-23页 |
·IT 资源与 IT 能力的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IT 资源研究综述 | 第16页 |
·IT 能力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IT 资源与 IT 能力的研究评述 | 第18页 |
·IT 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综述 | 第18-21页 |
·IT 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 第18-20页 |
·IT 能力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 | 第20-21页 |
·IT 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评述 | 第21页 |
·环境动态性理论综述 | 第21-22页 |
·环境动态性理论概述 | 第21页 |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综述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我国大型煤炭企业 IT 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设计 | 第23-34页 |
·IT 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概念模型构建 | 第23-24页 |
·IT 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假设 | 第24-27页 |
·IT 能力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 第24-25页 |
·IT 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 第25-26页 |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 | 第26-27页 |
·问卷设计与修订 | 第27-29页 |
·问卷设计 | 第27-28页 |
·问卷修订 | 第28-29页 |
·变量测度 | 第29-33页 |
·解释变量的测度 | 第29-31页 |
·被解释变量的测度 | 第31-32页 |
·调节变量的测度 | 第32页 |
·控制变量的测度 | 第32-33页 |
·问卷发放与回收 | 第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我国大型煤炭企业 IT 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34-52页 |
·样本描述和主要实证研究方法 | 第34-36页 |
·样本描述 | 第34-35页 |
·实证研究方法设计 | 第35-36页 |
·效度检验 | 第36-39页 |
·内容效度 | 第36页 |
·探索性因子分析(建构效度) | 第36-39页 |
·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39-43页 |
·信度检验 | 第43页 |
·多元回归分析及结果 | 第43-51页 |
·相关分析 | 第43-44页 |
·多元回归三大问题检验 | 第44-45页 |
·多元回归分析 | 第45-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5 研究结果讨论 | 第52-56页 |
·结果讨论 | 第52-55页 |
·我国大型煤炭企业 IT 能力各子维度之间的关系 | 第52-53页 |
·我国大型煤炭企业 IT 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 第53-54页 |
·环境动态性对我国大型煤炭企业 IT 能力和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 | 第54-55页 |
·调整后的概念模型 | 第55-56页 |
6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56-59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56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56-57页 |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附录 | 第66-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