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默“虚拟证券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导论 | 第9-13页 |
(一) 市场社会主义的概念 | 第9页 |
(二) 市场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类型 | 第9-11页 |
(三)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一、历史背景与理论来源 | 第13-20页 |
(一) 苏联模式的成与败 | 第13-15页 |
(二) 兰格模式及其他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 | 第15-18页 |
(三) 美国成熟的资本市场理论 | 第18页 |
(四) 比较经济学 | 第18-20页 |
二、虚拟证券的价值基础 | 第20-28页 |
(一) 核心价值--机会平等 | 第20-23页 |
(二) 放弃私有制 | 第23-24页 |
(三) 公有制仅作为手段 | 第24-25页 |
(四) 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 | 第25-28页 |
三、虚拟证券市场社会主义 | 第28-35页 |
(一) 委托--代理与利润最大化 | 第28-29页 |
(二) 互助基金与息票制度 | 第29-31页 |
(三) 虚拟证券市场 | 第31-35页 |
四、评价:积极意义及局限性 | 第35-39页 |
(一) 有价值的社会主义新探索 | 第35-36页 |
(二) 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积极意义 | 第36-37页 |
(三) 罗默理论的非科学性和空想性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