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2-36页 |
第一章 猪链球菌病 | 第12-28页 |
1 临床症状 | 第12-13页 |
2 致病机制 | 第13-17页 |
·CPS | 第13-14页 |
·MRP与EF | 第14-15页 |
·猪溶素(suilysin) | 第15-16页 |
·44Kb蛋白和IgG结合蛋白 | 第16页 |
·orf2毒力相关基因 | 第16页 |
·新毒力基因片段 | 第16-17页 |
3 免疫 | 第17-18页 |
4 流行病学 | 第18-20页 |
·猪感染猪链球菌 | 第18-19页 |
·人感染猪链球菌 | 第19-20页 |
5 诊断 | 第20-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8页 |
第二章 猪链球菌的分类和鉴定 | 第28-36页 |
1 链球菌的分类系统 | 第28页 |
2 猪链球菌的分类地位及其血清型 | 第28-34页 |
·猪链球菌分类地位 | 第28-29页 |
·猪链球菌形态学和生化特性 | 第29-31页 |
·猪链球菌血清分型 | 第31页 |
·猪链球菌基因分型 | 第3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第二篇 实验研究 | 第36-78页 |
第一章 猪源动物产品中猪链球菌2型分离方法的建立 | 第36-44页 |
摘要 | 第3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6-38页 |
·菌株和培养基 | 第36-37页 |
·细菌生长状况的测定 | 第37页 |
·选择性增菌液的选择 | 第37-38页 |
·选择性平板的分离 | 第38页 |
2 结果 | 第38-41页 |
·增菌基础液的选择 | 第38-39页 |
·抑菌剂种类的选择 | 第39-40页 |
·叠氮钠、结晶紫和亚硫酸钠对猪链球菌2型和杂菌的抑制情况 | 第40页 |
·组合抑菌剂的抑菌效果 | 第40页 |
·选择性平板分离 | 第40-41页 |
3 讨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
ABSTRACT | 第43-44页 |
第二章 猪链球菌2型分型血清的制备 | 第44-52页 |
摘要 | 第4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4-46页 |
·菌株和培养基 | 第44-45页 |
·SS2分型血清的制备 | 第45-46页 |
·SS2分型血清效价的测定 | 第46页 |
·抗SS2凝集血清特异性检验 | 第46页 |
2 结果 | 第46-48页 |
·抗原的制备 | 第46-47页 |
·SS2凝集血清的效价测定 | 第47页 |
·SS2凝集血清特异性检验 | 第47-48页 |
4 讨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
ABSTRACT | 第51-52页 |
第三章 猪链球菌溶血素基因的检测 | 第52-60页 |
摘要 | 第52-5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3-54页 |
·试验材料 | 第53页 |
·SS溶血素基因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53-54页 |
·SS溶血素基因PCR检测方法的应用 | 第54页 |
2 结果 | 第54-57页 |
·PCR检测 | 第54-55页 |
·PCR产物酶切鉴定结果 | 第55页 |
·灵敏性试验 | 第55-56页 |
·特异性试验 | 第56-57页 |
·PCR产物测序结果 | 第57页 |
·SS溶血素基因PCR检测方法的应用 | 第57页 |
3 小结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
ABSTRACT | 第59-60页 |
第四章 江苏出入境猪源动物产品中猪链球菌的检测 | 第60-78页 |
摘要 | 第6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0-63页 |
·试验材料 | 第60-61页 |
·方法 | 第61-63页 |
2 结果 | 第63-73页 |
·初步筛选 | 第63页 |
·生化鉴定 | 第63-71页 |
·血清学鉴定 | 第71页 |
·分子鉴定 | 第71-73页 |
3 讨论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ABSTRACT | 第76-78页 |
全文总结 | 第78-80页 |
附录 | 第80-120页 |
致谢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