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11页 |
(一) “入园难”、“入园贵”是我国学前教育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 | 第8-9页 |
(二) 普及和发展优质学前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和促进教育公平的时代诉求 | 第9-10页 |
(三) 美国联邦政府学前教育政策促进教育公平的可借鉴性 | 第10-11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一) 文献获取途径 | 第11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三) 以往研究的不足与本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第14页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第14页 |
(一) 学前教育 | 第14页 |
(二) 教育公平 | 第14页 |
四、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五、研究意义 | 第15页 |
六、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七、研究不足 | 第17-18页 |
第二章 联邦政府对弱势群体儿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分析 | 第18-23页 |
一、弱势群体儿童覆盖维度扩大 | 第18-20页 |
(一) 覆盖维度的延伸 | 第18-19页 |
(二) 资金运行的明朗 | 第19-20页 |
二、教育券制度使财政投入方式灵活公平 | 第20-23页 |
(一) 财政投入的传统方式 | 第20-21页 |
(二) 财政投入的新方式:教育券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弱势群体家庭参与学前儿童教育的权利与方式研究 | 第23-27页 |
一、免费资助扩大家长参与内容和权力 | 第23-25页 |
(一) 家长参与内容的不断丰富 | 第23-24页 |
(二) 家长参与权力的不断扩大 | 第24-25页 |
二、以工代赈、以费代税创新家长参与方式 | 第25-27页 |
(一) “以工代赈”增加低收入家庭儿童教育机会 | 第25页 |
(二) “以费代税”改善低收入家庭儿童教育层次 | 第25-27页 |
第四章 幼儿园内部资源建设审视 | 第27-32页 |
一、课程设置更加注重儿童的健康全面发展 | 第27-28页 |
二、教师培训逐步注重教师理念与专业素养 | 第28-29页 |
三、评估体系逐步注重薄弱机构和质量的内在监管 | 第29-32页 |
(一) 重外在形式的评估 | 第29-30页 |
(二) 重内在教学质量的评估 | 第30-32页 |
第五章 启示与借鉴 | 第32-39页 |
一、启示 | 第32-33页 |
二、借鉴 | 第33-39页 |
(一) 完善立法,向弱势群体儿童政策性倾斜 | 第33-34页 |
(二) 创新财政投入的方式,正确理解教育券制度 | 第34-35页 |
(三) 推进幼儿课程体系建设,促进良好的幼小衔接 | 第35-36页 |
(四) 鼓励家长参与和培训,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 第36-37页 |
(五) 建立教师经济保障制度,确保幼教资源的优质与公平 | 第37页 |
(六) 建立薄弱园质量评估与促进体系,保障弱势群体儿童的教育质量 | 第37-39页 |
结束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