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3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1-12页 |
四、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3-21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6页 |
(一) 基本公共服务 | 第13-14页 |
(二)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14-15页 |
(三) 城乡一体化 | 第15-16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16-21页 |
(一)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6-17页 |
(二) 公平正义理论 | 第17-18页 |
(三)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18-19页 |
(四) 城乡协调发展理论 | 第19页 |
(五) 现代化理论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河南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剖析 | 第21-33页 |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果 | 第21页 |
二、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现状 | 第21-29页 |
(一) 城乡政策不均等 | 第21-22页 |
(二) 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悬殊 | 第22-23页 |
(三) 教育资源分配严重失衡 | 第23-27页 |
(四)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 | 第27-28页 |
(五) 社会保障不均等 | 第28-29页 |
三、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的后果 | 第29-31页 |
(一) 加剧城乡经济鸿沟 | 第29-30页 |
(二) 聚集城乡矛盾 | 第30-31页 |
(三) 阻碍城乡融触 | 第31页 |
四、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现状的原因 | 第31-33页 |
(一) 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二元体制 | 第31-32页 |
(二) 改革开放后城乡二元体制的消解不力 | 第32-33页 |
第四章 河南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 | 第33-45页 |
一、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 第33-36页 |
(一) 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 | 第34-35页 |
(二) 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 | 第35-36页 |
二、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 | 第36-37页 |
(一)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 第36页 |
(二) 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 第36-37页 |
(三)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 第37页 |
三、统筹解决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 第37-41页 |
(一) 全面解决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 | 第38-39页 |
(二) 建立农民工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 | 第39-40页 |
(三) 统一城乡就业政策和管理体制 | 第40-41页 |
四、建立基本公共服务的多元提供机制 | 第41-45页 |
(一) 完善政府、市场、社会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上的分工 | 第41-42页 |
(二) 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多元提供的有效模式 | 第42-45页 |
结论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致谢 | 第51-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