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本论文内容安排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心电学基础 | 第12-18页 |
| ·心电信号的产生及特点 | 第12-13页 |
| ·心电信号噪声分析 | 第13-14页 |
| ·心电导联系统 | 第14-16页 |
| ·心电图导联体系 | 第14-16页 |
| ·动态心电图导联选择 | 第16页 |
| ·MIT-BIH心电数据库介绍 | 第16-1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 第三章 系统硬件平台及软件开发平台介绍 | 第18-24页 |
| ·数字信号处理的硬件实现方法 | 第18-19页 |
| ·FPGA系统设计方法 | 第19-20页 |
| ·FPGA结构 | 第19页 |
| ·FPGA设计方法 | 第19-20页 |
| ·硬件描述语言 | 第20页 |
| ·STM32系统设计方法 | 第20-22页 |
| ·STM32介绍 | 第20-21页 |
| ·Keil MDK-ARM软件开发环境 | 第21-22页 |
| ·iCore双处理器开发平台 | 第22-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四章 系统硬件设计及实现 | 第24-33页 |
| ·系统硬件组成 | 第24页 |
| ·STM32与FPGA双处理器硬件结构 | 第24-27页 |
| ·FSMC | 第24-26页 |
| ·STM32与FPGA双处理器电路设计方法 | 第26-27页 |
| ·心电信号采集系统设计 | 第27页 |
| ·数据传输电路设计 | 第27-29页 |
| ·数据存储电路设计 | 第29-31页 |
| ·用户基本信息存储电路 | 第29-30页 |
| ·用户心电数据存储电路 | 第30-31页 |
| ·人机交互单元设计 | 第31-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五章 心电信号去噪技术及心律检测技术研究 | 第33-45页 |
| ·小波分析基础 | 第33-35页 |
| ·从傅立叶变换到小波变换 | 第33页 |
| ·连续小波变换 | 第33-34页 |
| ·离散小波变换 | 第34-35页 |
| ·Mallat算法 | 第35页 |
| ·形态学滤波器 | 第35-37页 |
| ·形态学基本运算 | 第35-37页 |
| ·形态学滤波器设计 | 第37页 |
| ·基于平稳小波变换和形态学滤波的心电信号去噪算法研究 | 第37-40页 |
| ·平稳小波变换去噪原理 | 第37-38页 |
| ·小波阈值去噪算法 | 第38-39页 |
| ·心电信号形态学滤波去噪算法 | 第39-40页 |
| ·去噪算法在FPGA上的实现 | 第40-43页 |
| ·形态学滤波器的模块化实现 | 第40页 |
| ·小波基的选取及滤波层数的确定 | 第40-42页 |
| ·平稳小波去噪算法的模块化实现 | 第42-43页 |
| ·心律检测 | 第43-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六章 系统软件系统设计 | 第45-52页 |
| ·系统软件构架 | 第45-48页 |
| ·心电监护系统软件设计 | 第48-51页 |
| ·数据采集控制 | 第48页 |
| ·监护信息发送 | 第48-49页 |
| ·心电数据存储 | 第49-50页 |
| ·人机接口设计 | 第50页 |
| ·FPGA读写控制 | 第50-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七章 试验结果分析和讨论 | 第52-55页 |
| ·基于硬件编程技术心电去噪结果分析 | 第52-54页 |
| ·系统运行结果 | 第54-55页 |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 ·总结 | 第55-56页 |
| ·展望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