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绪言 | 第12-16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选题背景 | 第12页 |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对儒家文化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5页 |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2. 儒家文化概述 | 第16-27页 |
·儒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 第16-20页 |
·先秦儒学: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 | 第17-18页 |
·两汉儒学:以贾谊、董仲舒为代表 | 第18页 |
·宋明理学:以“二程”、朱熹、王守仁、王夫之等为代表 | 第18-19页 |
·近现代新儒学 | 第19-20页 |
·儒家文化的精华和糟粕 | 第20-23页 |
·儒家文化的精华 | 第20-23页 |
·儒家文化的糟粕 | 第23页 |
·对儒家文化的继承与批判 | 第23-24页 |
·对儒家文化的继承 | 第24页 |
·对儒家文化的批判 | 第24页 |
·儒家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互动关系 | 第24-25页 |
·儒家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 第25-27页 |
·儒家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积极影响 | 第25-26页 |
·儒家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消极影响 | 第26-27页 |
3. 企业核心竞争力概述 | 第27-33页 |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构成要素 | 第27-29页 |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 第27-28页 |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 第28-29页 |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 第29-30页 |
·价值优越性 | 第29页 |
·独特性 | 第29页 |
·延展性 | 第29-30页 |
·整体战略性 | 第30页 |
·持久性 | 第30页 |
·动态性 | 第30页 |
·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内在因素 | 第30-32页 |
·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基础和源泉 | 第30-31页 |
·知识管理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必要、重要因素 | 第31页 |
·资源能力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基础 | 第31页 |
·管理整合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必经途径 | 第31-32页 |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趋势 | 第32-33页 |
4. 儒家文化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作用 | 第33-42页 |
·儒家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 第33-37页 |
·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 第33-34页 |
·儒家文化对现代企业文化的借鉴意义 | 第34-37页 |
·儒家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 第37页 |
·儒家文化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积极作用 | 第37-40页 |
·儒家文化的人才观有利于企业人才竞争优势的形成 | 第37-38页 |
·儒家文化可以促进企业管理能力的提升 | 第38页 |
·企业学习创新能力的形成 | 第38-39页 |
·改变企业决策的方法和原则 | 第39页 |
·儒家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整合作用 | 第39-40页 |
·改善企业竞争的环境和形象 | 第40页 |
·儒家文化的糟粕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消极影响 | 第40-42页 |
·重义轻利的思想,模糊了企业的目标指向 | 第40-41页 |
·重伦理而轻科学的思想制约企业的科技发展,不利于形成核心技术 | 第41页 |
·束缚个人自由意志,不利于形成独特的企业竞争力 | 第41页 |
·容易出现专制而轻民主的倾向,不利于企业现代化管理 | 第41-42页 |
5. 基于儒家文化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战略思考 | 第42-46页 |
·以儒家精华为核心塑造优秀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 | 第42-43页 |
·塑造以儒家精华为核心的优秀的企业价值观 | 第42页 |
·建立以儒家精华为核心的企业精神 | 第42-43页 |
·构建以儒家诚信观为基础的企业信用伦理管理,打造诚信的企业形象 | 第43-44页 |
·坚持用儒家诚信思想构建企业信用伦理 | 第43-44页 |
·结合儒家诚信思想,构建企业信用伦理评价体系 | 第44页 |
·以儒家精华为根基构建现代企业文化 | 第44-45页 |
·“以人为本”进行人性化管理,激发企业活力 | 第45页 |
·将“崇德尚义”作为企业和企业员工的道德准则 | 第45页 |
·“和合”和竞争相统一 | 第45页 |
·构建具有优秀儒企文化的企业联盟 | 第45-46页 |
6. 结束语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