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创新与证券市场监管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5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5-32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5-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5-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界定 | 第17-19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研究范围界定 | 第18-19页 |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第19-26页 |
·股指期货的基础性研究 | 第19页 |
·股指期货与股票市场相互关系 | 第19-21页 |
·证券市场监管的研究 | 第21-26页 |
·研究述评 | 第26页 |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 第26-30页 |
·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技术路线 | 第27-29页 |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9-30页 |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30-32页 |
·创新之处 | 第30页 |
·不足之处 | 第30-32页 |
第2章 股指期货推出后证券市场发展阶段定位 | 第32-48页 |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阶段的纵向定位 | 第32-39页 |
·国内一般观点 | 第32-33页 |
·本文的划分依据及观点 | 第33-39页 |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阶段的横向定位 | 第39-44页 |
·国际上对中国目前证券市场发展阶段的定位 | 第40-41页 |
·美国证券市场发展历史经验借鉴 | 第41-44页 |
·股指期货的推出对我国证券市场的意义 | 第44-47页 |
·完善了我国证券市场体系及功能 | 第44-45页 |
·丰富了资本市场交易模式 | 第45-46页 |
·优化了股市生态环境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3章 股指期货基础理论及国际发展借鉴 | 第48-60页 |
·股指期货的基础理 | 第48-54页 |
·股指期货的内涵界定 | 第48-49页 |
·股指期货的基本功能 | 第49-52页 |
·股指期货的风险 | 第52-54页 |
·股指期货的产生、发展及启示 | 第54-58页 |
·股指期货的诞生 | 第54-56页 |
·股指期货的发展 | 第56-58页 |
·国际股指期货发展的启示 | 第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4章 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60-81页 |
·沪深300股指期货运行状况 | 第60-64页 |
·沪深300股指期货简介 | 第60-61页 |
·沪深300股指期货运行状态 | 第61-64页 |
·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实证分析 | 第64-71页 |
·数据选择 | 第65-66页 |
·模型构建 | 第66-67页 |
·实证分析 | 第67-71页 |
·研究结论 | 第71页 |
·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71-78页 |
·模型构建 | 第71-74页 |
·数据选择 | 第74页 |
·实证分析 | 第74-77页 |
·研究结论 | 第77-78页 |
·股指期货对股市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分析 | 第78-80页 |
·模型构建 | 第78页 |
·数据选择 | 第78-79页 |
·回归分析 | 第79-80页 |
·研究结论 | 第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5章 证券市场缺陷及风险变化诠释 | 第81-106页 |
·股票现货市场的基础性缺陷 | 第81-92页 |
·股票现货市场的制度与机制缺陷 | 第81-84页 |
·股票现货市场中投资者结构缺陷 | 第84-89页 |
·股票现货市场中金融中介缺陷 | 第89-92页 |
·股指期货发展的阶段性缺陷 | 第92-95页 |
·市场容量有限 | 第92-93页 |
·机构投资者参与不足 | 第93-94页 |
·股指期货交易品种单一 | 第94页 |
·股指期货入市门槛较高 | 第94-95页 |
·期现货市场协调发展机制缺陷 | 第95-100页 |
·融资融券与股指期货的发展不均衡 | 第95-98页 |
·股票期现货市场相关交易制度不协调 | 第98-99页 |
·跨市场稳定协同机制欠缺 | 第99-100页 |
·证券市场风险变化诠释 | 第100-104页 |
·股指期货分离了股市部分系统性风险 | 第100-101页 |
·股指期货产生了新的风险 | 第101-102页 |
·股指期货改变了外部风险的传导机制 | 第102-104页 |
·本章小结 | 第104-106页 |
第6章 证券市场监管调整的思路 | 第106-124页 |
·证券市场监管对股指期货创新的作用 | 第106-110页 |
·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 | 第106-108页 |
·证券市场监管与股指期货创新 | 第108-110页 |
·股指期货与证券市场监管均衡 | 第110-117页 |
·无股指期货的证券监管均衡 | 第110-114页 |
·存在股指期货的证券监管均衡 | 第114-117页 |
·股指期货推出后证券市场监管模式重建 | 第117-123页 |
·监管目标重构 | 第117-119页 |
·监管模式重塑 | 第119-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123-124页 |
第7章 证券市场监管调整的政策建议 | 第124-137页 |
·完善跨市场监管的机制建设 | 第125-128页 |
·完善跨市监管的协作机制 | 第125页 |
·构建跨市场的稳定机制 | 第125-127页 |
·改进跨市场信息监管体制 | 第127-128页 |
·弥补股票市场缺陷 | 第128-130页 |
·促进股票发行制度改革 | 第128-129页 |
·紧抓退市制度的落实 | 第129页 |
·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建设 | 第129页 |
·健全上市公司分红制度 | 第129-130页 |
·完善融资融券制度 | 第130页 |
·优化股指期货市场环境 | 第130-132页 |
·扩大股指期货市场的容量 | 第130-131页 |
·完善市场相关制度 | 第131页 |
·丰富监管手段 | 第131-132页 |
·促进机构投资者多元化发展 | 第132-135页 |
·以创新推动基金公司向现代资产管理机构转型 | 第132-134页 |
·以多种方式推动其它机构投资者的发展 | 第134页 |
·以制度引导证券公司拓展创新空间 | 第134-135页 |
·加强国际监管协作 | 第135-136页 |
·继续参与推动国际组织监管改革 | 第135-136页 |
·加强对跨国金融机构的监管协作 | 第136页 |
·加强金融衍生品的国际监管合作 | 第136页 |
·本章小结 | 第136-137页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37-140页 |
·研究总结与建议 | 第137-138页 |
·研究不足与疏漏 | 第138-139页 |
·未来展望 | 第139-140页 |
参考文献 | 第140-1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47-148页 |
后记 | 第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