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发动机论文--往复式发动机论文--部件、零件论文--曲柄连杆机构论文

周向长弧形弹簧式双质量飞轮非线性扭转减振特性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8页
   ·发动机动力传动系统扭转振动发展现状第11-15页
     ·发动机动力传动系统发展概况第11-13页
     ·发动机动力传动系统扭转振动问题分析第13-15页
   ·双质量飞轮工作基本原理与基本结构简介第15-19页
     ·双质量飞轮工作基本原理第15-16页
     ·双质量飞轮的基本结构第16-1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25页
     ·双质量飞轮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9-22页
     ·非线性振动研究概况第22-25页
     ·研究现状总结以及存在问题第25页
   ·课题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第25-27页
     ·课题研究目标与课题来源第25-26页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26-27页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2章 DMF-CS系统扭转隔振特性分析第28-52页
   ·DMF-CS发动机动力传动系统扭振模型研究第28-31页
     ·DMF-CS发动机动力传动系统扭振模型转换原则第28-29页
     ·DMF-CS系统扭转隔振特性分析步骤第29-31页
   ·DMF-CS发动机动力传动系统实例分析第31-38页
     ·VM型发动机动力传动系统主要参数当量转换第32-36页
     ·VM型发动机动力传动系统扭转振动模型建立第36-38页
   ·DMF-CS系统扭转隔振特性实例分析第38-51页
     ·VM型发动机动力传动系统自由扭转振动分析第38-45页
     ·VM型发动机动力传动系统强迫扭转振动分析第45-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3章 DMF-CS系统非线性扭转阻振特性分析第52-78页
   ·DMF-CS扭转减振器结构特征第52-56页
   ·DMF-CS静态线性扭转刚度特性分析第56-62页
     ·周向长弧弹簧静态扭转刚度公式推导第56-60页
     ·DMF-CS静态扭转刚度特性试验第60-62页
   ·DMF-CS系统非线性扭转阻振特性分析第62-70页
     ·DMF-CS系统实际扭振工况分析第62-64页
     ·DMF-CS非线性离散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64-68页
     ·DMF-CS动态非线性扭转隔振特性仿真第68-70页
   ·基于Bouc-Wen迟滞模型的DMF-CS动力学特性分析第70-77页
     ·DMF-CS系统非线性Boue-wen迟滞模型建立第70-74页
     ·DMF-CS系统Bouc-wen迟滞模型参数识别与仿真分析第74-77页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4章 DMF-CS系统非线性扭转吸振特性分析第78-111页
   ·DMF-CS&CPVA基本工作原理与结构特征分析第78-86页
     ·DMF-CS&CPVA基本工作原理分析第78-82页
     ·DMF-CS&CPVA结构特征分析第82-86页
   ·DMF-CS&CPVA系统动力特性分析第86-101页
     ·DMF-CS&CPVA系统动力学方程建立第86-90页
     ·DMF-CS&CPVA系统线性动力学分析第90-94页
     ·DMF-CS&CPVA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分析第94-101页
   ·DMF-CS&CPVA系统结构优化方法研究第101-102页
   ·DMF-CS扭转减振特性匹配设计方法研究第102-110页
     ·DMF-CS系统初步设计第102-108页
     ·DMF-CS系统优化设计第108-110页
   ·本章小结第110-111页
第5章 DMF-CS扭转减振特性试验验证第111-131页
   ·DMF-CS发动机台架试验第111-122页
     ·DMF-CS发动机台架试验结构第112-115页
     ·DMF-CS发动机台架试验试验方法与结果分析第115-122页
   ·DMF-CS动态性能试验台第122-130页
     ·DMF-CS动态性能试验台搭建原理第122-123页
     ·DMF-CS动态性能试验台结构设计第123-125页
     ·DMF-CS动态性能试验试验方法与结果分析第125-130页
   ·本章小结第130-131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131-135页
   ·全文总结第131-133页
   ·本文创新点第133页
   ·研究展望第133-135页
致谢第135-136页
参考文献第136-14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成果第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蕴情契理,知志合一--中国设计的“情理”智慧
下一篇:基于光纤光栅的高速铁路轨道结构监测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