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第一部分 导论 | 第14-19页 |
一、证券营业部操作风险研究的背景 | 第14-15页 |
二、加强证券营业部操作风险管理的意义 | 第15-16页 |
三、论文框架和内容 | 第16-17页 |
四、研究的方法 | 第17-18页 |
(一) 理论分析与实践调研相结合 | 第17页 |
(二) 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 | 第17-18页 |
(三) 比较分析法 | 第18页 |
五、主要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9-28页 |
一、国外金融机构操作风险的相关文献 | 第19-23页 |
(一) 操作风险的定义 | 第20-21页 |
(二) 操作风险的分类 | 第21-22页 |
(三) 操作风险与其他风险的关系 | 第22-23页 |
(四) 操作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 第23页 |
二、国内金融机构操作风险的相关文献 | 第23-25页 |
三、对国内外文献的评述 | 第25-28页 |
第三部分 证券营业部操作风险的表现及特征 | 第28-42页 |
一、我国证券营业部操作风险的表现类型 | 第28-39页 |
(一) 业务流程操作风险 | 第28-33页 |
(二) 违规业务操作风险 | 第33-36页 |
(三) 内外部欺诈 | 第36-37页 |
(四) 信息系统风险 | 第37-39页 |
二、我国证券营业部操作风险的特征 | 第39-42页 |
(一) 操作风险覆盖面广 | 第39页 |
(二) 操作风险具有内生性和可控性 | 第39-40页 |
(三) 操作风险主要来自于"人性"根源 | 第40页 |
(四) 证券营业部操作风险对创新业务领域的冲击较大 | 第40-42页 |
第四部分 证券营业部操作风险的根源 | 第42-50页 |
一、证券营业部操作风险的制度根源 | 第42-46页 |
(一) 证券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明显不足 | 第42-44页 |
(二) 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执行不严格 | 第44-46页 |
二、证券营业部操作风险的人性根源 | 第46-50页 |
(一) 证券营业部员工素质和认知能力跟不上业务的发展 | 第47-48页 |
(二) 激励机制不健全 | 第48-50页 |
第五部分 证券营业部操作风险防范的对策 | 第50-61页 |
一、完善证券公司治理结构 | 第50-53页 |
(一) 改进我国证券公司治理结构中各主体的功能和作用 | 第50-51页 |
(二) 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 第51-52页 |
(三) 通过上市融资尽快实施股权多元化 | 第52页 |
(四) 有效实施证券公司集团化经营战略 | 第52-53页 |
(五) 监管部门推动券商治理结构的完善 | 第53页 |
二、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 第53-56页 |
(一) 对营业部操作流程进行改造和控制 | 第53-54页 |
(二) 加强营业部责任分配与授权制度建设 | 第54页 |
(三) 增强稽核监督的有效性 | 第54-55页 |
(四) 加强营业部信息系统风险控制 | 第55页 |
(五) 加强创新业务的操作风险控制 | 第55-56页 |
三、在公司范围内培育良好的操作风险文化 | 第56-59页 |
(一) 公司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要促进操作风险文化的建立 | 第56-57页 |
(二) 培育成熟的操作风险思想文化 | 第57-58页 |
(三) 加强操作风险制度文化建设 | 第58页 |
(四) 培养良好的合规文化 | 第58-59页 |
四、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 第59-61页 |
(一) 建立"相互尊重"的公司文化 | 第59页 |
(二) 加强人才管理,建立一支适应现代风险管理的人才队伍 | 第59-60页 |
(三) 改进证券营业部激励机制 | 第60-61页 |
第六部分 总结与展望 | 第61-64页 |
一、总结 | 第61-62页 |
二 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