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4页 |
ABSTRACT | 第14-16页 |
引论 | 第16-19页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8页 |
论文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第一章 银行业的竞争环境 | 第19-25页 |
·银行业的竞争与竞争环境 | 第19-20页 |
·银行业竞争的概念 | 第19页 |
·银行业竞争环境的概念 | 第19-20页 |
·银行业竞争环境的组成 | 第20-22页 |
·宏观竞争环境 | 第20-21页 |
·微观竞争环境 | 第21-22页 |
·常用于银行业竞争环境的评价的几个模型 | 第22-25页 |
·PEST分析模型 | 第22页 |
·波特的五力模型 | 第22-23页 |
·SWOT分析模型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山东省商业银行的竞争者类型 | 第25-30页 |
·山东省商业银行的类型 | 第25-27页 |
·国有商业银行 | 第25-26页 |
·新兴商业银行 | 第26-27页 |
·外资银行 | 第27页 |
·山东省商业银行的竞争 | 第27-30页 |
·同新兴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 | 第27-28页 |
·同外资银行之间的竞争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山东省国有商业银行宏观竞争环境的分析——基于PEST模型 | 第30-36页 |
·政治与法律环境分析 | 第30-31页 |
·日益公平的政治与法律环境 | 第30页 |
·国有背景的政策倾斜 | 第30页 |
·开放条件下的政策透明 | 第30-31页 |
·经济环境的分析 | 第31-32页 |
·国际金融环境风云变幻 | 第31页 |
·国内经济形势日趋复杂 | 第31-32页 |
·日趋完善的国内基本经济制度 | 第32页 |
·社会文化环境的分析 | 第32-33页 |
·越发理性的企业选择 | 第32-33页 |
·不断成熟的居民行为 | 第33页 |
·剪不断的国有情节 | 第33页 |
·技术环境的分析 | 第33-35页 |
·网络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影响对整个银行业的影响 | 第33-34页 |
·银行服务技术发生变革 | 第34页 |
·银行金融工具的创新能力越发重要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山东省国有商业银行微观竞争环境的分析——基于波特的"五力"模型 | 第36-48页 |
·"供应商"和"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 第36-39页 |
·供应商和客户类型的界定 | 第36页 |
·社会公众讨价还价的能力 | 第36-38页 |
·企业讨价还价的能力 | 第38-39页 |
·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 | 第39-41页 |
·外资银行进入威胁分析 | 第39-41页 |
·新兴商业银行崛起的威胁分析 | 第41页 |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 第41-42页 |
·金融性脱媒 | 第41页 |
·技术性脱媒 | 第41-42页 |
·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 第42-47页 |
·行业集中度分析 | 第42-44页 |
·产品差异化分析 | 第44-46页 |
·商业银行的效率分析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山东省国有商业银行竞争环境的实证分析 | 第48-56页 |
·山东省国有商业银行竞争环境评价体系构建 | 第48页 |
·山东省国有商业银行竞争环境评价模型 | 第48-56页 |
·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 | 第48-50页 |
·山东省国有商业银行竞争环境实证研究 | 第50-54页 |
·山东省国有商业银行竞争环境结果分析 | 第54-56页 |
第六章 山东省国有商业银行竞争环境SWOT分析 | 第56-64页 |
·宏观环境的变化及对山东省国有商业银行外部环境的影响 | 第56-58页 |
·机会分析 | 第56-57页 |
·威胁分析 | 第57-58页 |
·微观环境的变化对山东省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因素的影响 | 第58-60页 |
·优势分析 | 第58-59页 |
·劣势分析 | 第59-60页 |
·SWOT模型的效应分析 | 第60-62页 |
·杠杆效应(优势+机会) | 第61页 |
·抑制效应(机会+劣势) | 第61页 |
·脆弱性(优势+威胁) | 第61页 |
·问题性(劣势+威胁) | 第61-62页 |
·SWOT分析图定位 | 第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七章 山东省国有商业银行改善竞争环境的政策建议 | 第64-68页 |
·进一步优化山东省国有商业银行的宏观竞争环境 | 第64-65页 |
·继续构建公平的政治法律环境 | 第64页 |
·加快完善经济环境 | 第64-65页 |
·不断优化山东省国有商业银行的社会环境 | 第65页 |
·努力适应金融银行业日新月异的技术创新环境 | 第65页 |
·注重山东省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竞争力的提升 | 第65-68页 |
·完善经营体制,实现业务转型 | 第65-66页 |
·加快业务和技术创新步伐,建立现代商业银行业务体系 | 第66页 |
·改善资产质量,减轻发展负担,提高盈利能力 | 第66页 |
·寻求和新兴商业银行及外资银行的合作 | 第66-67页 |
·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 第67-68页 |
附录 | 第68-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