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研究—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
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3-18页 |
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13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农村金融机构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 第14-15页 |
·农村金融机构研究 | 第14页 |
·可持续发展研究和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 | 第14-15页 |
·农村金融机构存在问题与解决观点 | 第15-16页 |
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结构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4.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的意义及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第18-25页 |
·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的必要性 | 第18-21页 |
·金融机构的法律地位不明确 | 第18-19页 |
·未能形成信息优势 | 第19页 |
·未能形成成本优势 | 第19-20页 |
·资金来源不畅 | 第20页 |
·市场定位上偏离经济弱势群体 | 第20-21页 |
·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的可行性 | 第21-22页 |
·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第22-23页 |
·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 第23-25页 |
·为农村地区金融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 第23-24页 |
·能够极大的缓解农民的存贷款难题 | 第24页 |
·利于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正规化发展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 | 第25-29页 |
1. 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 | 第25页 |
2. 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25-29页 |
·金融机构服务不健全 | 第25-26页 |
·金融市场存在缺陷 | 第26-27页 |
·金融服务供给和需求的失衡 | 第26页 |
·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缺陷 | 第26-27页 |
·信贷资金外流比重大 | 第27页 |
·农民贷款需求难满足 | 第27页 |
·中国农村的特殊性 | 第27页 |
·金融服务体系混乱 | 第27页 |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 第27-29页 |
第四章 作为农村金融机构主体的农村信用社运行情况 | 第29-36页 |
·农村信用社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 | 第29-34页 |
·隶属农行恢复起步阶段 | 第29-30页 |
·规范整顿理性回归阶段 | 第30-32页 |
·省政府管理下的快速发展和深化改革阶段 | 第32-34页 |
·农村信用社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4-36页 |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成本居高 | 第34-35页 |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人力资源效率低下 | 第35-36页 |
第五章 制约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 第36-45页 |
·微观因素 | 第36-40页 |
·金融机构网点不全 | 第36-37页 |
·短期内经济效益不高 | 第37-38页 |
·抗风险能力低 | 第38-39页 |
·专业人员素质限制 | 第39页 |
·金融产品与服务滞后 | 第39-40页 |
·宏观因素 | 第40-45页 |
·政策支持不足 | 第40-41页 |
·资金受限 | 第41-42页 |
·信贷环境不良 | 第42-43页 |
·农村金融机构承担社会责任压力较大 | 第43页 |
·信贷风险压力过大 | 第43-45页 |
第六章 促进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方法 | 第45-53页 |
·保证金融机构融资顺利 | 第45-46页 |
·建立金融机构信用 | 第45页 |
·通过股东关系网吸收存款 | 第45页 |
·增加股东 | 第45页 |
·鼓励员工存款 | 第45-46页 |
·培养农村金融资本 | 第46页 |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 第46-47页 |
·准确定位金融机构 | 第47-48页 |
·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新产品和服务 | 第48-50页 |
·加大力度发展保险市场 | 第49页 |
·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 | 第49页 |
·加强金融机构间的分工合作 | 第49-50页 |
·加大金融机构监督管理力度 | 第50-51页 |
·金融机构增强自身建设 | 第51-53页 |
·大力宣传农村金融机构 | 第51页 |
·加强文化建设 | 第51页 |
·加强金融机构诚信建设 | 第51-52页 |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 第52页 |
·重视本土金融人才的培养 | 第52-53页 |
第七章 总结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