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有害植物及其清除论文--杂草论文

野荸荠生物学特性及除草剂对其控制效果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1页
 1 杂草种子的休眠特性概述第10-14页
   ·种子休眠的类型第10-11页
   ·种子休眠的原因第11-12页
   ·种子休眠解除的方法第12-14页
 2 稻田球茎类杂草的研究进展第14-17页
   ·球茎类杂草上升的原因第14-15页
   ·野荸荠的研究进展第15-17页
     ·野荸荠的形态特征第15页
     ·野荸荠的萌发特性第15页
     ·野荸荠的分布第15-16页
     ·野荸荠的防除第16-17页
 3 稻田杂草对除草剂的抗性第17-20页
   ·稻田抗性杂草种类及分布第17-19页
   ·抗性杂草治理措施第19-20页
 4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0-21页
第二章 影响野荸荠球茎休眠、生长及繁殖的因素第21-3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1-23页
   ·解除野荸荠球茎休眠的因素试验第21-22页
     ·试验材料第21页
     ·试验方法第21-22页
   ·密度、水层及土层深度对野荸荠繁殖影响第22页
     ·试验材料第22页
     ·试验方法第22页
   ·数据分析第22-2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3-35页
   ·解除野荸荠球茎休眠的因素第23-25页
   ·密度、土层及水层深度对野荸荠出苗的影响第25-26页
   ·密度、土层及水层深度对野荸荠地上部分分株的影响第26-28页
   ·密度、土层及水层深度对野荸荠植株茎秆数量的影响第28-30页
   ·密度、土层及水层深度对野荸荠植株高度的影响第30-32页
   ·密度、土层及水层深度对野荸荠植株重量的影响第32-33页
   ·密度、土层及水层深度对野荸荠球茎的影响第33-35页
 3 小结与讨论第35-37页
第三章 除草剂茎叶处理对稻田野荸荠球茎的控制效果第37-4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7-38页
   ·野荸荠的培养第37页
   ·供试药剂及处理第37-38页
   ·调查内容与数据处理第38页
 2 结果分析第38-41页
   ·除草剂处理对野荸荠地上部分的控制效果第38页
   ·除草剂处理对野荸荠球茎数量的控制效果第38-39页
   ·除草剂处理对野荸荠球茎产量的控制作用第39-40页
   ·除草剂对野荸荠球茎大小的影响第40-41页
 3 小结与讨论第41-43页
第四章 苄嘧磺隆和吡嘧磺隆对野荸荠的控制作用第43-5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3-47页
   ·苄嘧磺隆和吡嘧磺隆茎叶处理对野荸荠球茎的控制效果第43-44页
     ·野荸荠的培养第43页
     ·试验药剂第43页
     ·试验方法第43-44页
     ·药效调查第44页
   ·苄嘧磺隆和吡嘧磺隆对野荸荠茎秆ALS离体活性的影响第44-45页
     ·材料的培养第44页
     ·试验试剂第44页
     ·试验方法第44-45页
   ·苄嘧磺隆和吡嘧磺隆对野荸荠茎秆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第45-46页
     ·材料的培养第45页
     ·试验药剂第45页
     ·试验方法第45-46页
   ·苄嘧磺隆和吡嘧磺隆对野荸荠茎秆糖含量的影响第46-47页
     ·材料的培养第46页
     ·试验药剂第46页
     ·试验方法第46-47页
       ·可溶性糖的测定方法第46-47页
       ·蔗糖含量的测定方法第4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7-54页
   ·苄嘧磺隆与吡嘧磺隆对野荸荠球茎的控制效果第47-50页
     ·苄嘧磺隆与吡嘧磺隆处理野荸荠球茎数的差异第47-48页
     ·苄嘧磺隆与吡嘧磺隆处理野荸荠球重量的差异第48-49页
     ·苄嘧磺隆与吡嘧磺隆处理野荸荠球茎单球重的差异第49-50页
   ·苄嘧磺隆和吡嘧磺隆对野荸荠茎秆ALS离体活性的抑制第50-51页
   ·苄嘧磺隆和吡嘧磺隆对野荸荠茎秆MDA含量的影响第51-52页
   ·苄嘧磺隆和吡嘧磺隆对野荸荠茎秆糖含量的影响第52-54页
     ·苄嘧磺隆和吡嘧磺隆对野荸荠茎秆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第52-53页
     ·苄嘧磺隆和吡嘧磺隆对野荸荠茎秆蔗糖含量的影响第53-54页
 3 小结与讨论第54-56页
全文总结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4页
致谢第64-6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待发的学术论文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褐飞虱四个发育相关基因的克隆与mRNA表达分析
下一篇:臭椿沟眶象对臭椿的控制作用、遗传分化和线粒体基因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