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6页 |
1 导论 | 第16-26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6-18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 第20-24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4-26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6-50页 |
·比较优势理论的进展及评述 | 第26-34页 |
·比较优势理论的进展回顾 | 第26-29页 |
·比较优势理论评述 | 第29-31页 |
·以分工深化为途径的动态比较优势增进的测度 | 第31-34页 |
·“企业家”的经济史回顾及理论溯源 | 第34-40页 |
·“企业家才能”的定义与“企业家”职能的界定 | 第34-35页 |
·“信息”与奥地利学派的企业家理论 | 第35-38页 |
·“知识”与“企业家才能”的创造性本质 | 第38-39页 |
·“激励”与“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合约属性 | 第39-40页 |
·人力资本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第40-48页 |
·人力资本的卢卡斯作用机制 | 第40-43页 |
·人力资本的尼尔森——菲尔普斯作用机制 | 第43-48页 |
·总结性评论 | 第48-50页 |
3 企业家才能拓展与动态比较优势增进的机理分析 | 第50-59页 |
·企业家的创新特质及与内生技术进步的联系 | 第50-53页 |
·包含企业家才能的内生增长模型构建 | 第53-57页 |
·基于动态比较优势增进的分析性框架 | 第57-59页 |
4 企业家才能拓展与动态比较优势增进的实证检验Ⅰ:基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分析 | 第59-78页 |
·企业家才能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联系 | 第59-61页 |
·企业家才能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影响分析 | 第61-75页 |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介绍 | 第61-65页 |
·全要素生产率核算及变量选择 | 第65-69页 |
·回归方法与模型设定 | 第69-72页 |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72-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8页 |
5 企业家才能拓展与动态比较优势增进的实证检验Ⅱ:基于生产技术前沿推进的分析 | 第78-99页 |
·基于企业家才能的知识生产函数构建 | 第78-87页 |
·企业家才能拓展与市场规模扩大的协同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 第87-96页 |
·企业家才能拓展与市场规模扩大的协同效应 | 第88-90页 |
·纳入市场规模因素后的实证检验 | 第90-96页 |
·本章小结 | 第96-99页 |
6 企业家才能拓展与动态比较优势增进的实现路径:基于社会分工深化的途径 | 第99-118页 |
·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实证检验 | 第99-111页 |
·基于人力资本尼尔森—一菲尔普斯作用机制的“影响”分析 | 第102-109页 |
·基于人力资本卢卡斯作用机制的“影响”分析 | 第109-111页 |
·基于地区发展路径差异的比较分析 | 第111-1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16-118页 |
7 企业家才能拓展与动态比较优势的效率增进:基于人力资本“技术扩散”效应的分析 | 第118-128页 |
·人力资本“技术扩散效应”的理论分析 | 第118-122页 |
·企业家“干中学”效应、技术扩散与动态比较优势效率增进的实证检验 | 第122-127页 |
·本章小结 | 第127-128页 |
8 结论和启示 | 第128-138页 |
·主要结论 | 第128-131页 |
·政策启示 | 第131-138页 |
参考文献 | 第138-153页 |
附录 | 第153-16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课题 | 第1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