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表达中的政府角色转变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 | 第15-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创新点 | 第16页 |
·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2 网络表达的含义、特征及途径 | 第17-25页 |
·网络表达的含义 | 第17-18页 |
·公民网络表达的特征 | 第18-20页 |
·表达身份的虚拟性 | 第18页 |
·表达主体的平等性 | 第18-19页 |
·表达的双向互动性 | 第19页 |
·表达方式的快捷性 | 第19-20页 |
·网络表达的途径 | 第20-25页 |
·表达途径的分类依据 | 第20-21页 |
·网络表达的途径分类 | 第21-25页 |
3. 网络表达中政府角色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5-40页 |
·政府角色的内涵及理论综述 | 第25-26页 |
·网络表达中的政府实然角色分析 | 第26-36页 |
·大家长角色分量过重:父爱主义 | 第26-32页 |
·政府与民众沟通的单向性 | 第32-33页 |
·政府信息引导的被动性 | 第33-36页 |
·政府角色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6-40页 |
·管理理念的滞后 | 第36页 |
·经济发展因素的制约 | 第36-37页 |
·技术性限制——数字鸿沟 | 第37-39页 |
·媒介制度问题 | 第39-40页 |
4. 网络表达中政府角色转变的动因分析 | 第40-47页 |
·网络治理的全球化应对 | 第40页 |
·网络权利的崛起 | 第40-41页 |
·网络公共领域的建立 | 第41-43页 |
·政府角色的新定位 | 第43-47页 |
·网络表达的规制者角色 | 第44-45页 |
·网络表达的引导者 | 第45页 |
·网络表达的倾听者 | 第45页 |
·政府从监督者向被监督者转变 | 第45-47页 |
5. 网络表达中的政府角色转变 | 第47-66页 |
·政府规制者角色转变 | 第47-55页 |
·网络表达法律条款的制定者 | 第47-50页 |
·网络表达的管理制度提供者 | 第50-55页 |
·政府引导者角色的转变 | 第55-59页 |
·变革现有的媒介制度 | 第55-56页 |
·提高公民素质及文化水平 | 第56-58页 |
·引进意见领袖,加强舆论引导 | 第58-59页 |
·政府倾听者角色的转变 | 第59-62页 |
·发展科学技术,消除数字鸿沟 | 第59-61页 |
·加快经济发展水平,夯实物质基础 | 第61页 |
·建立与公民交流沟通的网络平台 | 第61-62页 |
·建立网络听证会制度 | 第62页 |
·政府被监督者角色的转变 | 第62-66页 |
·坚持信息公开,保障公民知情权 | 第62-63页 |
·构建电子政务沟通范式 | 第63-64页 |
·转变政府理念 | 第64-66页 |
结语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附录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