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政府组织监管机制完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我国非政府组织监管现状研究 | 第12-13页 |
·国外非政府组织监管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概念界定 | 第15-18页 |
·非政府组织 | 第15-16页 |
·机制 | 第16页 |
·监管机制 | 第16-18页 |
2 非政府组织监管的意义、原则及必要性 | 第18-25页 |
·非政府组织监管意义 | 第18-20页 |
·预防非政府组织滥用税收优惠政策 | 第18页 |
·规范非政府部门运行秩序 | 第18-19页 |
·弥补非政府组织问责机制的缺失 | 第19页 |
·提高非政府组织公信力 | 第19-20页 |
·促进非政府组织良性发展 | 第20页 |
·非政府组织监管原则分析 | 第20-22页 |
·独立性 | 第20-21页 |
·公共性 | 第21页 |
·透明性 | 第21-22页 |
·非政府组织监管的必要性 | 第22-25页 |
·主观必要性——自身失灵 | 第22-23页 |
·客观必要性——公共责任 | 第23-25页 |
3 我国非政府组织监管机制存在问题及成因 | 第25-35页 |
·非政府组织监管存在问题 | 第25-29页 |
·政府主导的公益模式 | 第25-26页 |
·问责机制缺乏 | 第26-27页 |
·竞争机制缺乏 | 第27页 |
·信息不透明 | 第27-28页 |
·自律机制不完善 | 第28-29页 |
·监管机制存在问题外部原因 | 第29-32页 |
·立法的缺失 | 第29-30页 |
·双重分层监管体制不能形成监管合力 | 第30-31页 |
·税收政策不完善 | 第31-32页 |
·自身原因 | 第32-35页 |
·非政府组织监管手段匮乏、单一 | 第32-33页 |
·管理水平滞后 | 第33页 |
·监管意识薄弱 | 第33-34页 |
·管理效率低下 | 第34-35页 |
4 国外非政府组织监管机制借鉴 | 第35-43页 |
·非政府组织的法律框架与政府规制 | 第35-38页 |
·完善非政府组织立法 | 第35页 |
·放宽准入制度,注重日常行为监督 | 第35-36页 |
·强化税收优惠 | 第36-37页 |
·营利及商业活动的禁止 | 第37页 |
·设立监督管理委员会 | 第37-38页 |
·宽进严管,以服务为导向 | 第38-40页 |
·宽进严管 | 第38-39页 |
·服务导向 | 第39-40页 |
·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 | 第40-41页 |
·政府监管部门职责清晰,制度完善 | 第40页 |
·同行及社会监督 | 第40-41页 |
·多种监管手段相合 | 第41-43页 |
·市场法律和行政手段相结合 | 第41页 |
·全方位监管才能确保非政府组织发挥其功能 | 第41-43页 |
5 完善我国非政府组织监管机制的对策 | 第43-56页 |
·完善非政府组织立法 | 第43-44页 |
·制定一套统一的非政府组织法 | 第43页 |
·明确法律地位 | 第43-44页 |
·对违法行为提出诉讼 | 第44页 |
·建立统一的监管机构 | 第44-45页 |
·变革政府管理重审批、轻监管的模式 | 第44-45页 |
·加强非政府组织的独立性 | 第45页 |
·加强非政府组织的问责制建设 | 第45-47页 |
·概念 | 第46页 |
·如何推行问责制 | 第46-47页 |
·加强非政府组织的财政监管 | 第47-50页 |
·财务账目必须公开透明化 | 第47-48页 |
·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非政府组织会计规范 | 第48-49页 |
·完善税收政策 | 第49-50页 |
·建立合理有效的监管体系 | 第50-53页 |
·内部监管 | 第50-51页 |
·外部监管 | 第51-53页 |
·加强日常监管,引入监管定期评估制度 | 第53-56页 |
·概念 | 第53-54页 |
·应注意问题 | 第54-56页 |
6 结语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