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5页 |
一、导论 | 第15-26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5-17页 |
1. 历史背景 | 第15-16页 |
2. 理论背景 | 第16-17页 |
3. 现实背景 | 第17页 |
(二)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7-23页 |
1. 现代产业体系 | 第17-18页 |
2. 第三产业 | 第18页 |
3. 服务业 | 第18-19页 |
4. 服务经济 | 第19-20页 |
5. 经济区:与“经济区”直接相关的概念是“区域经济” | 第20-21页 |
6. 城市区域 | 第21-22页 |
7. 中心城市 | 第22-23页 |
(三)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 第23-24页 |
1. 研究框架 | 第23页 |
2. 主要研究目的 | 第23页 |
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1.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 第24页 |
2. 比较分析方法 | 第24页 |
3. 案例分析法与一般分析相结合 | 第24页 |
4.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 第24页 |
5.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 | 第24-25页 |
(五) 论文主要创新之处 | 第25-26页 |
二、城市服务经济研究综述 | 第26-53页 |
(一) 服务经济思想渊源 | 第26-31页 |
1. 古典主义关于服务业的争论 | 第26-30页 |
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服务的观点 | 第30-31页 |
(二) 产业结构演进与服务业发展 | 第31-39页 |
1. 配第-克拉克定理:劳动力产业转移 | 第31-32页 |
2. 均衡增长与结构转变理论:钱纳里 | 第32-34页 |
3. 经济发展阶段论:罗斯托 | 第34-35页 |
4. “后工业社会”理论:贝尔 | 第35-36页 |
5. 新工业主义理论:乔纳森·格沙尼 | 第36-39页 |
(三) 服务业革命论和服务业主导产业论 | 第39-45页 |
1. 20世纪中期的服务业革命及对工业的影响综述 | 第39-41页 |
2. 工业化进程中主导产业演进规律 | 第41-42页 |
3. 服务业发展阶段及如何成为主导产业 | 第42-45页 |
(四) 近年来国内理论界相关文献 | 第45-50页 |
1. 服务和区域经济、城市经济 | 第46-47页 |
2. 服务业的创新和产业发展 | 第47-48页 |
3. 服务业和经济增长、生产效率 | 第48-49页 |
4. 服务经济的竞争力 | 第49-50页 |
(五) 对上述文献的总结和评价 | 第50-53页 |
三、服务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 | 第53-74页 |
(一) 发达国家及地区服务经济发展的实践和经验 | 第53-63页 |
1. 美国服务业现状 | 第53-54页 |
2. 美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 第54-55页 |
3. 美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启示 | 第55页 |
2. 日本东京服务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55-58页 |
3. 新加坡服务经济发展现状 | 第58-60页 |
4. 香港服务经济发展现状 | 第60-63页 |
(二) 服务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总结 | 第63-66页 |
1. 服务经济在经济活动中逐渐取得主导地位 | 第63-65页 |
2. 服务经济内部结构体现出新经济特征 | 第65-66页 |
3. 全球范围内服务贸易加快发展 | 第66页 |
(三) 中外服务经济发展的对比分析 | 第66-74页 |
1. 我国服务经济发展的现状 | 第66-68页 |
2. 我国服务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 | 第68-72页 |
3. 我国服务经济发展落后对整体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 | 第72-74页 |
四、区域性中心城市服务经济发展研究 | 第74-88页 |
(一) 现代经济中心城市的前提是服务经济高度发达 | 第74-80页 |
1. 现代服务业是中心城市产业体系中的主导和先导性产业 | 第75-76页 |
2. 现代服务业是中心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 | 第76-80页 |
(二) 我国若干经济中心城市服务经济发展的形态 | 第80-83页 |
1. 北京和上海服务经济发展的经验 | 第80-82页 |
2. 北京和上海服务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 第82-83页 |
(三) 我国区域性中心城市服务经济发展政策的比较分析 | 第83-88页 |
1. 国家总体政策 | 第83-85页 |
2. 若干中心城市服务业基本政策与方针 | 第85-88页 |
五、区域中心城市服务经济发展的大连案例 | 第88-109页 |
(一) 大连的区域中心城市定位 | 第88-93页 |
(二) 大连产业结构演进:观察服务经济发展的纵向视角 | 第93-97页 |
1. 殖民地时期经济 | 第93-94页 |
2. 大连解放后至改革开放之前经济 | 第94-95页 |
3. 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发展状况 | 第95-97页 |
(三) 区域间、城市间服务经济竞争:观察服务经济发展的水平视角 | 第97-104页 |
1. 我国三大经济区域的服务经济比较 | 第97-101页 |
2. 大连与环渤海经济圈内其他核心城市的比较分析 | 第101-104页 |
(四) 大连服务经济发展特征和存在问题总结 | 第104-109页 |
1. 发展特征 | 第104-106页 |
2. 存在问题 | 第106-109页 |
六、大连市加快服务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 | 第109-131页 |
(一) 大连服务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背景分析 | 第109-112页 |
1. 发展机遇 | 第109-110页 |
2. 面临的挑战 | 第110-112页 |
(二) 大连服务经济发展思路 | 第112-114页 |
1. 指导思想 | 第112-113页 |
2. 基本原则 | 第113-114页 |
(三) 大连服务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 | 第114-115页 |
(四) 大连服务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 第115-124页 |
1. 以贸易中心建设带动和推进航运、物流、金融中心建设 | 第115-119页 |
2. 大连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八个重点领域 | 第119-122页 |
3. 大连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空间布局及重点项目 | 第122-124页 |
(五) 加快大连市服务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124-131页 |
1. 加快促进资源要素向现代服务业集聚 | 第124-125页 |
2. 统筹规划,形成大连市服务经济加快发展的合力 | 第125-127页 |
3. 提高大连对腹地的集散和辐射功能 | 第127-128页 |
4. 扩大开放形成高水平的开放型服务经济体系 | 第128页 |
5. 加快服务经济发展的体制和制度性创新 | 第128-129页 |
6. 形成促进服务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支撑体系 | 第129页 |
7. 推进大连与相关城市及经济区服务经济合作 | 第129-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38页 |
后记 | 第138-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