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1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20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 ·经济发展状况 | 第11-12页 |
| ·能源与环境问题突出 | 第12-13页 |
|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 ·问题提出 | 第13-14页 |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 ·研究思路及内容概要 | 第15-16页 |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 ·本研究可能创新之处 | 第18-20页 |
| ·可能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 ·课题资助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环境政策技术进步效应文献述评 | 第20-41页 |
| ·基本概念 | 第20-24页 |
| ·环境政策 | 第20-22页 |
| ·环境友好型技术进步 | 第22-24页 |
| ·环境政策技术进步效应的理论研究 | 第24-31页 |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24-31页 |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31页 |
| ·环境政策技术进步效应的实证检验 | 第31-39页 |
| ·环境政策的技术创新效应 | 第32-36页 |
| ·环境政策的技术扩散效应 | 第36-39页 |
| ·文献评述 | 第39-41页 |
| 第三章 节能减排技术进步涵义及其度量指标 | 第41-57页 |
| ·中国节能减排政策工具 | 第41-49页 |
| ·命令—控制型节能减排政策工具 | 第41-46页 |
| ·市场基础型节能减排政策工具 | 第46-48页 |
| ·环境管理与节能信息服务系统 | 第48-49页 |
| ·节能减排技术进步 | 第49-53页 |
| ·节能减排技术进步概念界定 | 第49-50页 |
| ·节能减排技术进步的特点 | 第50-51页 |
| ·节能减排技术进步的具体类型 | 第51-53页 |
| ·节能减排技术进步度量指标的选择 | 第53-57页 |
| ·投入侧指标 | 第54页 |
| ·产出侧指标 | 第54页 |
| ·技术进步的最终影响-生产率增长 | 第54-57页 |
| 第四章 节能减排技术进步的测度:全要素生产率视角 | 第57-78页 |
| ·生产技术的表述方式 | 第57-63页 |
| ·生产技术的三种集合表述方式 | 第57-58页 |
| ·生产技术的距离函数描述方式 | 第58-63页 |
| ·基于距离函数的TFP增长率指数构建 | 第63-68页 |
| ·基于投入或(和)产出距离函数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 第63-65页 |
| ·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的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 | 第65-66页 |
| ·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的环境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 | 第66-68页 |
| ·节能减排技术进步的测度——节能减排TFP增长指数 | 第68-78页 |
| ·节能减排方向性距离函数 | 第68-72页 |
| ·节能减排TFP增长指数构建及其分解 | 第72-75页 |
| ·节能减排技术进步率估算 | 第75-78页 |
| 第五章 中国省际节能减排政策技术进步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78-95页 |
| ·数据描述 | 第78-82页 |
| ·投入产出指标选择及数据获取 | 第78-81页 |
| ·原始数据的描述性统计量 | 第81-82页 |
| ·结果分析 | 第82-90页 |
| ·节能减排政策的技术进步效应 | 第82-85页 |
| ·节能减排政策的技术创新效应 | 第85-88页 |
| ·节能减排政策的技术扩散效应 | 第88-90页 |
| ·“十一五”时期节能减排技术进步率的收敛性检验 | 第90-93页 |
| ·三种收敛性检验模型 | 第91-92页 |
| ·收敛性检验结果分析 | 第92-93页 |
| ·本章小结 | 第93-95页 |
| 第六章 中国省际节能减排技术进步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95-107页 |
| ·节能减排技术进步影响因素的理论假设 | 第95-97页 |
| ·经济发展水平 | 第95页 |
| ·知识资本 | 第95-96页 |
| ·产业结构 | 第96页 |
| ·能源结构 | 第96-97页 |
| ·邻近地区节能减排技术进步水平 | 第97页 |
|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及数据说明 | 第97-102页 |
| ·空间相关性检验 | 第98-99页 |
|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 | 第99-101页 |
| ·数据说明 | 第101-102页 |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102-107页 |
| ·节能减排技术变动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 第102-104页 |
| ·节能减排技术进步影响因素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估计 | 第104-107页 |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107-112页 |
| ·研究结论 | 第107-110页 |
| ·节能减排技术进步广义概念的界定 | 第107-108页 |
| ·节能减排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构建 | 第108页 |
| ·中国省际节能减排政策的技术进步效应 | 第108-110页 |
| ·中国省际节能减排技术进步的影响因素 | 第110页 |
| ·研究不足 | 第110-111页 |
| ·研究展望 | 第111-11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2-121页 |
| 附录 | 第121-129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29-131页 |
| 致谢 | 第131-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