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0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章 政府融资平台的概念及其贷款风险显现 | 第10-15页 |
·政府融资平台的概念和分类 | 第10-11页 |
·政府融资平台的概念 | 第10页 |
·政府融资平台的分类 | 第10-11页 |
·政府举债融资的理论基础 | 第11-12页 |
·提供公共产品是政府的基本职能 | 第11页 |
·由地方政府提供区域性公共产品最有效率 | 第11-12页 |
·地方政府通过负债融资提供资本性公共产品有其经济合理性 | 第12页 |
·政府融资平台是有效的融资载体 | 第12-13页 |
·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显现 | 第13-15页 |
第三章 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的具体表现 | 第15-19页 |
·财政风险 | 第15页 |
·信贷风险 | 第15-17页 |
·贷款信用风险 | 第15-16页 |
·贷款挪用风险 | 第16页 |
·贷款集中度风险 | 第16-17页 |
·政策风险 | 第17页 |
·借款主体有可持续经营风险 | 第17页 |
·项目有潜在的政策性风险 | 第17页 |
·宏观经济风险 | 第17-19页 |
·不利于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 | 第17-18页 |
·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 第18页 |
·过度政府投资对中小企业等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 | 第18-19页 |
第四章 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的成因分析 | 第19-24页 |
·政策机制导致融资平台过度负债 | 第19-20页 |
·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对称 | 第19页 |
·“GDP式”的地方官员考核激励机制 | 第19页 |
·政府换届的压力转移 | 第19-20页 |
·融资平台贷款回收压力过重 | 第20-21页 |
·融资平台自身不具备偿还能力 | 第20页 |
·项目类别对地方财政的依赖性较大 | 第20-21页 |
·银行信贷管理及风险控制的难度较大 | 第21-24页 |
·信息不对称、缺乏有效评估 | 第21-22页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管理不规范 | 第22-23页 |
·担保措施效力不足 | 第23-24页 |
第五章 缓解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的具体措施 | 第24-45页 |
·强化监管力度,做好融资平台清理工作 | 第24-31页 |
·中央有关部门着力整顿清理融资平台贷款 | 第24-27页 |
·融资平台清理的具体要求 | 第27-31页 |
·优化平台功能,建立新型政府融资平台 | 第31-38页 |
·正确看待政府投融资平台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第31-33页 |
·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贷款偿还资金有多种筹集方式 | 第33-34页 |
·建立新型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 | 第34-38页 |
·细化对策建议,缓解融资平台预期风险 | 第38-45页 |
·短期内的对策 | 第39-41页 |
·长期对策:财政体制改革和地方融资方式建设多元化 | 第41-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