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持续建设实施影响原因及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12页 |
·比较分析法 | 第12-13页 |
·访谈调查法 | 第13页 |
·研究结构 | 第13-15页 |
2 可持续建设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6-18页 |
·全过程的可持续建设研究 | 第17页 |
·可持续建设某阶段的研究 | 第17-18页 |
·小结 | 第18-19页 |
3 可持续建设的内涵 | 第19-25页 |
·可持续建设的概念与属性 | 第19页 |
·全寿命周期的可持续建设的内涵 | 第19-24页 |
·可持续策划 | 第20-21页 |
·可持续设计 | 第21-22页 |
·可持续施工 | 第22-23页 |
·可持续运营 | 第23页 |
·可持续拆除及最终处置 | 第23-24页 |
·小结 | 第24-25页 |
4 访谈调查的实施 | 第25-30页 |
·访谈的目的及访谈提纲的设计 | 第25页 |
·访谈样本基本特征描述 | 第25-27页 |
·访谈结果的整理初步分析 | 第27-30页 |
5 影响中国可持续建设实施的原因分析 | 第30-45页 |
·有关法律法规的缺失 | 第30-34页 |
·我国现存可持续建设相关法律与标准规范 | 第30-33页 |
·现存法律与规范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项目各利益方可持续建设意识淡薄 | 第34-35页 |
·意识淡薄的表现 | 第34-35页 |
·意识淡薄的深层原因分析 | 第35页 |
·成本的高估以及缺乏市场 | 第35-36页 |
·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 第36-43页 |
·国内外现存评价体系对比 | 第36-41页 |
·我国评价体系存在问题 | 第41-43页 |
·技术与管理水平不足 | 第43-45页 |
·技术研发与应用方面的落后 | 第43页 |
·管理难度较大 | 第43-45页 |
6 我国可持续建设的推广对策 | 第45-57页 |
·法律对策 | 第45-48页 |
·可持续建设法律体系框架的构建 | 第45-46页 |
·现存法律的修订与完善 | 第46-48页 |
·法律对策预期效果 | 第48页 |
·宣传与普及对策 | 第48-50页 |
·政府的宣传对策 | 第48-49页 |
·项目参与方可持续意识的提高 | 第49页 |
·宣传与普及对策预期效果 | 第49-50页 |
·经济对策 | 第50-52页 |
·国外关于可持续建设的经济政策 | 第50页 |
·我国可持续建设经济政策的借鉴 | 第50-51页 |
·经济对策预期效果 | 第51-52页 |
·评价体系对策 | 第52-53页 |
·我国可持续建设评价系统的相关建议 | 第52-53页 |
·可持续建设评价体系框架 | 第53页 |
·评价体系对策预期效果 | 第53页 |
·技术管理对策 | 第53-55页 |
·技术方面对策 | 第53-54页 |
·管理方面对策 | 第54-55页 |
·技术管理对策预期效果 | 第55页 |
·小结 | 第55-57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附录 | 第64-66页 |
A. 受访人员相关信息 | 第64-66页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