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

棕地复兴--矿山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导论第10-22页
   ·矿山公园景观设计研究的背景第10-15页
     ·棕地复兴——趋势第10-12页
     ·资源型城市和区域的衰落——根源第12-13页
     ·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契机第13-14页
     ·景观设计相关领域的发展——手段第14-15页
   ·文献综述第15-17页
     ·国外与矿山公园景观设计相关的文献第15-16页
     ·国内与矿山公园景观设计相关的文献第16-17页
   ·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范围第17-18页
     ·研究目的第17页
     ·研究意义第17-18页
     ·研究范围第18页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第18-20页
     ·研究方法第18-19页
     ·技术路线第19-20页
   ·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第20-22页
2 矿山公园景观设计概述第22-36页
   ·“矿山公园”的概念界定第22-23页
   ·矿山公园景观设计的源流第23-25页
     ·工业时代的反思——产生第24页
     ·对历史的否定——演变第24-25页
     ·老树新生的美——发展第25页
   ·国内矿山公园建设的现状第25-35页
     ·优势第26-28页
     ·劣势第28-35页
     ·矿山公园游客特殊性分析第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3 矿山原址景观内涵分析——指导设计的层面第36-64页
   ·景观要素梳理——内因第36-51页
     ·矿区物质要素——形第36-46页
     ·矿区文化要素——魂第46-51页
   ·矿山公园景观的作用第51-53页
     ·恢复生态——相对独立的空间第51-52页
     ·科学研究——远观而不可亵玩第52页
     ·教育展示——生动真实的演示第52页
     ·旅游观光——全方位的有机结合第52-53页
   ·矿山公园景观的定位第53-56页
     ·纪念性第53-54页
     ·基地性第54页
     ·娱乐性第54-56页
   ·矿山公园的学术价值第56-62页
     ·美学第56-58页
     ·采矿发展史第58-60页
     ·景观生态学第60-61页
     ·工业遗产保护学第61-62页
   ·本章小结第62-64页
4 矿山公园景观设计研究——设计实现的层面第64-112页
   ·区位对矿山公园景观设计的影响——外因第64-66页
     ·社会第64页
     ·经济第64-65页
     ·生态第65页
     ·人文第65-66页
   ·矿山公园景观的设计原则第66-74页
     ·恢复生态基础原则第66-68页
     ·植物造景首选原生第68-69页
     ·改造为主增减有度第69-71页
     ·关注科教保持原真第71页
     ·以人为本提升体验第71-73页
     ·个性鲜明挖掘历史第73-74页
   ·矿山公园景观的改造和增建第74-107页
     ·改造部分第74-90页
     ·增设部分第90-107页
   ·不同采矿方式的景观设计向度第107-110页
     ·露天开采第108-109页
     ·井工开采第109-110页
   ·本章小结第110-112页
5 矿山公园景观设计的展望第112-116页
   ·永恒的美——可持续性第112-113页
   ·丰硕的果实——对区域的贡献第113页
   ·现实与理想的距离——矿山公园景观设计的再思考第113-116页
     ·大众审美与设计师审美的不一致性第113-114页
     ·经济因素对矿山公园景观设计的约束性第114-115页
     ·政策制度对矿山公园景观设计的导向第115-116页
6 结语:摸索中前行第116-118页
致谢第118-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24页
附录第124页

论文共1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可持续建设实施影响原因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叙事化视野下的美国城市景观--城市景观空间的解构、共生、互动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