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森林植被碳储量及价值估算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23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二氧化碳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 | 第12页 |
·人类应对全球变化措施 | 第12-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1页 |
·国外森林碳汇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国内森林碳汇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国内外碳计量方法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平均生物量法 | 第19-20页 |
·生物量换算因子法 | 第20页 |
·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法 | 第20-21页 |
·蓄积量法 | 第21页 |
·涡度相关法 | 第21页 |
·应用遥感等新技术的模型模拟法 | 第21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1-23页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3-26页 |
·地理概况 | 第23页 |
·地形地貌 | 第23-24页 |
·气候水文等情况 | 第24页 |
·土壤及水系 | 第24页 |
·森林资源概况 | 第24-26页 |
第3章 .研究方法 | 第26-30页 |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第26页 |
·生物量的估算方法 | 第26-27页 |
·乔木生物量 | 第26-27页 |
·经济林生物量 | 第27页 |
·竹林生物量 | 第27页 |
·灌木林生物量 | 第27页 |
·碳汇量和碳密度的估算方法 | 第27-28页 |
·碳汇固碳经济价值估算 | 第28页 |
·碳储量预测方法 | 第28-30页 |
第4章 . 结果与分析 | 第30-48页 |
·不同森林类型碳储量和密度对 | 第30-40页 |
·乔木林蓄积量、碳储量 | 第30-31页 |
·乔木林碳密度 | 第31-32页 |
·乔木林各林种蓄积量、碳储量和碳密度 | 第32-34页 |
·乔木林各龄组蓄积量、碳储量和碳密度 | 第34-37页 |
·乔木林同一龄组不同类型蓄积量、碳储量和碳密度 | 第37-40页 |
·竹林储量及其动态变化 | 第40页 |
·灌木林碳储量及变化 | 第40-41页 |
·经济林碳储量分布及动态 | 第41-42页 |
·森林植被总面积、固碳量及其特征 | 第42-43页 |
·森林碳汇经济价值及其评价 | 第43-44页 |
·森林碳汇动态预测 | 第44-48页 |
·模型建立 | 第44-46页 |
·构造转移概率矩阵 | 第46页 |
·状态划分 | 第46-47页 |
·预测结果 | 第47-48页 |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8-56页 |
·结论 | 第48-53页 |
·森林植被碳储量及动态 | 第48页 |
·乔木碳储量和碳密度及动态 | 第48-51页 |
·灌木碳储量及动态 | 第51-52页 |
·竹林碳储量及动态 | 第52页 |
·经济林碳储量及动态 | 第52-53页 |
·森林植被固碳价值 | 第53页 |
·森林碳储量预测 | 第53页 |
·讨论与对策 | 第53-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