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绪论 | 第7-9页 |
第一节 指挥法的由来 | 第7-8页 |
第二节 指挥法的发展 | 第8-9页 |
第一章 基本图示 | 第9-14页 |
第一节 一拍子的打法 | 第9-10页 |
第二节 二拍子的打法 | 第10-11页 |
第三节 三拍子的打法 | 第11-12页 |
第四节 四拍子的打法 | 第12-13页 |
第五节 六拍子的打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指挥技术 | 第14-24页 |
第一节 图示的空间范围 | 第14-15页 |
第二节 指挥图示的承载意义 | 第15-16页 |
第三节 "给、打、拉、随"的技术 | 第16-17页 |
第四节 合拍与分拍的打法 | 第17-21页 |
第五节 旋律线的勾画 | 第21页 |
第六节 面部表情的作用 | 第21-22页 |
第七节 关于左手的使用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实践与运用——对歌剧《再别康桥》(节选段落)中相关指挥法的分析 | 第24-32页 |
第一节 《再别康桥》作品简介 | 第24页 |
第二节 第一幕之《墓地游吟》 | 第24-26页 |
第三节 第一幕之《车铃风舞》 | 第26页 |
第四节 第一幕之《灵感》 | 第26-27页 |
第五节 第二幕之《天坛同台》 | 第27-29页 |
第六节 第三幕《再别康桥》 | 第29页 |
第七节 第四幕《沉沦上海》 | 第29-30页 |
第八节 第八幕《人鬼情未了》 | 第30-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
附录 | 第35-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