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农村中小学教师激励机制研究--以通辽市农村学校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绪论第9-17页
   ·研究意义第9-10页
     ·现实意义第9-10页
     ·理论意义第10页
   ·文献综述第10-15页
     ·国外激励理论第10-12页
     ·国内激励理论第12-15页
   ·研究方案第15-17页
     ·研究目标第15页
     ·研究内容第15-16页
     ·可能的创新点第16页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综述第17-22页
   ·基本概念的界定第17-18页
     ·农村中小学教师第17页
     ·激励机制第17-18页
   ·双因素理论第18-22页
     ·双因素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第18-19页
     ·双因素理论的内容第19页
     ·双因素理论的特点第19-20页
     ·双因素理论的现实作用第20-22页
2 通辽市奈曼旗农村中小学教师激励机制的现状调查第22-30页
   ·访谈调查第22-26页
     ·第一位访谈的对象第22-23页
     ·第二位访谈对象第23-25页
     ·第三位访谈对象第25-26页
   ·个案调查第26-28页
     ·学校的基本情况第26-27页
     ·学校的基本办学经验第27-28页
   ·问卷调查第28-30页
     ·依据保健因素教师的满意度统计分析第28-29页
     ·依据激励因素教师的满意度统计分析第29-30页
3 农村中小学教师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第30-36页
   ·教师激励考评目标重点不突出的问题及原因第30-31页
     ·教师激励考评目标重点不突出第30页
     ·原因分析第30-31页
   ·教师激励机制的执行度不到位的问题及原因第31-32页
     ·教师激励机制的执行度不到位第31-32页
     ·原因分析第32页
   ·激励机制与管理体制不相匹配的问题及原因第32-34页
     ·激励机制与管理体制不相匹配第32-33页
     ·原因分析第33-34页
   ·激励机制的科学性不强的问题及原因第34-36页
     ·激励机制的科学性不强第34页
     ·原因分析第34-36页
4 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教师激励机制的对策第36-42页
   ·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激励机制第36-38页
   ·实施切实可行的目标激励机制第38-39页
   ·完善公平公正的绩效激励机制第39-40页
   ·加强完善实效的培训激励机制第40-42页
结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致谢第45-4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两岸新闻本科教育课程设置之比较研究--以两岸六所高校为例
下一篇:多中心治理视角下校园安全治理问题研究--以福建南平校园事件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