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工程地质学论文--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滑坡论文

崩滑流灾变的渗透推移及阶段跟踪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研究内容与思路第11-14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1-12页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2-14页
第二章 崩滑流灾害链式特征及灾变演化过程第14-25页
   ·崩滑流定义及其多种灾害演化属性第14-17页
     ·崩滑流灾害的研究背景第14页
     ·崩滑流灾害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第14-16页
     ·崩滑流定义第16页
     ·崩滑流灾变演化过程第16-17页
   ·崩滑流的灾变特征及其破坏性第17-19页
     ·崩滑流的灾变特征第17-18页
     ·崩滑流破坏性第18-19页
   ·崩滑流形成的地质条件及坡面形态第19-22页
     ·地形地貌第19-21页
     ·地质构造第21页
     ·岩土体类型第21-22页
   ·形成崩滑流的主要诱发因素第22-25页
第三章 崩滑流演化过程的嵌套推移作用第25-31页
   ·崩滑流致灾的延续过程第25-28页
     ·崩滑流链式灾变的延续过程一第25-26页
     ·崩滑流链式灾变的延续过程二第26页
     ·崩滑流链式灾变的延续过程三第26-27页
     ·崩滑流链式灾变的延续过程四第27-28页
   ·崩滑流演化中介质载体的转化与渗透关系第28-29页
   ·崩滑流前后灾变之间的嵌套推移作用第29-31页
第四章 地震灾害与库区水位变化形成崩滑流的本质区别第31-40页
   ·强震源动力引起崩滑流的演化实质与破坏特征第31-34页
     ·强震源动力引起崩滑流的演化实质第31-34页
     ·强震源动力引起崩滑流的破坏特征第34页
   ·库区水位变化诱发崩滑流的形成机理与形变特征第34-37页
     ·库区水位变化诱发崩滑流的形成机理第34-36页
     ·库区水位变化诱发崩滑流的形变特征第36-37页
   ·地震区与库区崩滑流参数指标的本质区别第37-40页
     ·地震区崩滑流的参数指标第37-39页
     ·库区崩滑流的参数指标第39-40页
第五章 崩滑流之间演变组合规律的探讨第40-50页
   ·崩塌与滑坡的相互渗透与耦合推移作用第40-42页
     ·崩塌-滑坡的相互渗透过程第40-42页
     ·崩塌-滑坡耦合推移作用第42页
   ·滑坡与泥石流的渗透与储运机理第42-46页
     ·滑坡与泥石流的渗透过程第43-44页
     ·滑坡与泥石流的储运机理第44-46页
   ·崩塌对泥石流介质的耦合与储运机制第46-50页
     ·崩塌对泥石流介质的耦合过程第46-48页
     ·崩塌对泥石流介质的储运机制第48-50页
第六章 崩滑流演化过程的阶段区划及指标参数第50-54页
   ·崩滑流各阶段的分划及其特征第50-51页
   ·崩滑流各阶段指标参数量化以及异同比较第51-54页
第七章 崩滑流演化临界极限跟踪判别模式构建第54-71页
   ·崩滑演化模型构建第54-64页
     ·岩崩动力作用下的滑坡稳定性分析第54-59页
     ·崩塌体堆积作用下的滑坡稳定性分析第59-64页
   ·滑坡-泥石流模型构建第64-68页
   ·崩塌-泥石流的模型构建第68-71页
第八章 崩滑流综合防治的效果跟踪第71-77页
   ·最不利破坏的效应度量第71-73页
   ·最佳设防水平的确定第73-74页
   ·综合治理效果仿真模拟跟踪第74-77页
第九章 范例(案例分析)第77-85页
第十章 结论与建议第85-87页
   ·结论第85页
   ·建议第85-87页
致谢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嗜热真菌糖苷酶的基因克隆、表达与分子改造
下一篇:细基格孢属、匍柄霉属及其近似属的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