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目击者辨认可靠性规则研究

摘要第1-8页
引言第8-10页
第一章 概述第10-14页
 第一节 辨认与目击者辨认第10-12页
  一、辨认的概念第10-11页
  二、目击者辨认的概念及特征第11-12页
 第二节 目击者辨认的分类第12-14页
第二章 辨认前询问规则第14-20页
 第一节 我国辨认前询问规则的立法现状第14页
 第二节 实行辨认前询问规则的理由第14-18页
  一、为可能的辨认程序的进行做准备第14-16页
  二、防止辨认人在辨认中做虚假辨认或猜测第16页
  三、作为判断辨认结果真实可靠的参考依据第16-17页
  四、辨认前询问规则的立法例第17-18页
 第三节 改进我国辨认前询问规则的立法建议第18-20页
  一、我国现有法律关于辨认前询问规则的缺陷第18-19页
  二、改进我国辨认前询问规则第19-20页
第三章 混杂辨认规则第20-26页
 第一节 我国混杂辨认规则的立法现状第20页
 第二节 实行混杂辨认规则的理由第20-24页
  一、避免单独辨认固有的暗示性第20-21页
  二、增强辨认结果的可信性第21-22页
  三、建立了一项错误转移分摊机制第22-23页
  四、混杂辨认规则立法例第23-24页
 第三节 改进我国混杂辨认规则的立法建议第24-26页
  一、我国现有法律关于混杂辨认规则的缺陷第24-25页
  二、改进我国混杂辨认规则的立法建议第25-26页
第四章 分别辨认规则第26-33页
 第一节 我国分别辨认规则的立法现状第26页
 第二节 实行分别辨认规则的理由第26-31页
  一、防止辨认人之间互相影响,使辨认人独立进行辨认第26-28页
  二、便于混杂辨认规则的进行第28页
  三、避免辨认人对数个嫌疑人互相混淆第28-29页
  四、分别辨认规则的立法例第29-31页
 第三节 改进我国分别辨认规则的立法建议第31-33页
  一、我国现有法律关于分别辨认规则的缺陷第31页
  二、改进我国分别辨认规则的立法建议第31-33页
第五章 禁止暗示规则第33-40页
 第一节 我国禁止暗示规则的立法现状第33页
 第二节 实行禁止暗示规则的理由第33-37页
  一、避免因暗示性提问而使辨认者歪曲记忆痕迹第34页
  二、避免因权威服从及顺从做出错误判断第34-35页
  三、减少司法系统对目击者辨认的确信程度的影响第35-36页
  四、禁止暗示规则的立法例第36-37页
 第三节 改进我国禁止暗示规则的立法建议第37-40页
  一、我国现有法律关于分别辨认规则的缺陷第37-38页
  二、改进我国禁止暗示规则的立法建议第38-40页
结论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侦查辩护权的思辨性重述
下一篇:遗传算法与人工免疫算法对车间调度问题的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