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4页 |
ABSTRACT | 第14-1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8-34页 |
·DNA分子结构 | 第18-20页 |
·DNA电荷输运 | 第20-24页 |
·实验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电荷输运机理 | 第22-24页 |
·紧束缚模型方法在DNA电荷输运研究中的应用 | 第24-26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34页 |
第二章 理论方法 | 第34-56页 |
·量子化学基本计算方法 | 第34-40页 |
·Schrodinger方程 | 第34-35页 |
·Born-Oppenheimer近似 | 第35-36页 |
·Hartree-Fock方法 | 第36-37页 |
·Hartree-Fock-Roothaan方程 | 第37-38页 |
·密度泛函理论 | 第38-40页 |
·紧束缚模型方法 | 第40-44页 |
·紧束缚方法 | 第40-41页 |
·一维体系的紧束缚模型 | 第41-42页 |
·紧束缚模型的参数 | 第42-44页 |
·适用于DNA分子的紧束缚模型方法 | 第44-52页 |
·DNA分子的紧束缚模型化 | 第44-47页 |
·参数计算公式的推导和简化 | 第47-51页 |
·参数计算方案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第三章 DNA紧束缚模型的参数化:碱基序列的影响 | 第56-78页 |
·引言 | 第56-58页 |
·计算方法 | 第58-62页 |
·参数化方法 | 第58-60页 |
·计算细节 | 第60-6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2-74页 |
·在位轨道 | 第62-65页 |
·在位能 | 第65-70页 |
·迁移积分 | 第70-74页 |
·小结 | 第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第四章 DNA紧束缚模型的参数化:双螺旋构象的影响 | 第78-92页 |
·引言 | 第78-79页 |
·DNA构象的结构参数 | 第79-81页 |
·计算方案 | 第81-8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3-89页 |
·rise对TB模型参数的影响 | 第83-85页 |
·twist对TB模型参数的影响 | 第85-87页 |
·平均A-DNA和B-DNA构象下的TB模型参数 | 第87-89页 |
·小结 | 第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2页 |
第五章 基于紧束缚SSH模型研究DNA中的极化子 | 第92-114页 |
·引言 | 第92-94页 |
·DNA的SSH极化子模型 | 第94-96页 |
·参数对极化子性质 | 第96-98页 |
·阱垒结构中的极化子 | 第98-103页 |
·单阱结构 | 第99-101页 |
·周期交替阱垒结构 | 第101-103页 |
·链polyA-polyT与polyG-polyC中的静态极化子 | 第103-105页 |
·链polyA-polyT与polyG-polyC中极化子的动态行为 | 第105-107页 |
·小结 | 第107-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4页 |
第六章 简化哈密顿矩阵元计算的生成子方法 | 第114-128页 |
·引言 | 第114-115页 |
·基函数空间划分 | 第115-116页 |
·生成子方法 | 第116-119页 |
·生成子方法在紧束缚模型计算中的应用 | 第119-121页 |
·生成子方法在Heisenberg价键模型计算中的应用 | 第121-124页 |
·小结 | 第124-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2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28-129页 |
致谢 | 第129-130页 |
Appendix I | 第130-139页 |
References | 第137-139页 |
APPendix II | 第139-150页 |
References | 第149-150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