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

青霉植酸酶phyA基因的克隆、表达及蛋白性质的改良

中文目录第1-9页
INDEX第9-13页
摘要第13-17页
Abstract第17-22页
主要缩略词表第22-24页
第一章 前言第24-46页
   ·植酸第24-26页
     ·植酸的定义与性质第24页
     ·植酸的分布第24-25页
     ·植酸的用途及危害第25-26页
   ·植酸酶第26-37页
     ·植酸酶的定义及分类第26-28页
     ·植酸酶的来源第28-30页
     ·植酸酶的性质第30-37页
   ·植酸酶的应用、限制因素及解决办法第37-43页
     ·植酸酶的商业化应用第37-38页
     ·植酸酶的工业应用限制因素及其改造成果第38-43页
   ·本文的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43-46页
     ·本文的立题依据第43-44页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第44-46页
第二章 青霉植酸酶基因PHYA的克隆第46-74页
   ·实验材料第46-48页
     ·菌株、质粒及遗传特性第46页
     ·主要试剂第46-47页
     ·培养基第47-48页
   ·实验方法第48-61页
     ·Penicillium sp.total RNA、genomic DNA的提取及反转录第48-50页
     ·mRNA的反转录第50页
     ·植酸酶基因phyA部分序列的克隆第50-53页
     ·植酸酶基因的5’及3’端未知序列的扩增第53-55页
     ·植酸酶基因序列的克隆及测序第55-56页
       ·植酸酶成熟肽编码序列的扩增第56-61页
     ·软件分析植酸酶基因序列及其编码的蛋白特征第61页
   ·结果与讨论第61-73页
     ·Total RNA和genomic DNA的纯度和浓度检测第61-63页
     ·Penicillium sp.植酸酶部分序列的扩增第63-65页
     ·植酸酶基因的5’及3’端未知序列的扩增第65-67页
     ·植酸酶基因的全序列组装第67页
     ·植酸酶成熟肽cDNA序列的扩增结果第67-70页
     ·植酸酶基因及蛋白序列的性质分析第70-73页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三章 PENICILLIUM SP.植酸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性表达第74-90页
     ·实验材料第74-76页
     ·菌株与质粒第74页
     ·主要试剂第74-76页
     ·培养基第76页
   ·实验方法第76-83页
     ·表达载体的构建第76-79页
     ·表达载体转化毕赤酵母及转化子的验证第79-82页
     ·重组毕赤酵母的诱导表达及产酶曲线的测定第82-83页
     ·结果与讨论第83-88页
     ·表达载体pPIC9-PophyA的构建第83-85页
     ·毕赤酵母转化子的验证第85-86页
     ·重组酵母表型的筛选第86页
     ·重组植酸酶蛋白的产植酸酶曲线第86-88页
     ·本章小结第88-90页
第四章 毕赤酵母表达植酸酶蛋白的纯化及性质测定第90-104页
   ·实验材料第90-91页
     ·菌株与培养基第90页
     ·主要试剂第90-91页
   ·实验方法第91-95页
     ·粗酶液的获得第91-92页
     ·植酸酶蛋白的纯化第92-93页
     ·纯化的植酸酶蛋白性质测定第93-95页
   ·结果与讨论第95-103页
     ·植酸酶蛋白的纯化第95页
     ·植酸酶蛋白的性质第95-103页
   ·本章小结第103-104页
第五章 植酸酶蛋白的性质改造第104-120页
   ·实验材料第104-105页
     ·菌株与质粒第104页
     ·主要试剂第104-105页
     ·培养基第105页
   ·实验方法第105-110页
     ·青霉植酸酶随机突变体库的构建第105-108页
     ·突变基因在P. pastoris GS115中的转化及表达第108-109页
     ·随机突变体库的筛选第109-110页
   ·结果与讨论第110-118页
     ·E.coli转化子的质粒阳性验证第110-111页
     ·P. pastoris转化子的PCR验证第111页
     ·突变子蛋白的筛选结果第111-118页
   ·本章小结第118-120页
第六章 青霉植酸酶蛋白三级结构的预测第120-130页
   ·实验方法第120页
   ·结果与讨论第120-129页
     ·Penicillium sp.植酸酶蛋白的三级结构及分析第120-121页
     ·突变植酸酶蛋白的耐热机理第121-124页
     ·突变植酸酶蛋白的温度曲线变化机理第124-125页
     ·2-249 突变植酸酶蛋白的最适pH降低机理第125-126页
     ·Penicillium sp.植酸酶蛋白的蛋白酶抗性分析第126-129页
   ·本章小结第129-130页
全文总结第130-132页
论文的创新点第132页
今后的工作展望第132-134页
参考文献第134-144页
附录1.PENICILLIUM SP.的PHYA基因序列(COMPLETE CDS)第144-146页
附录2 PENICILLIUM SP.植酸酶氨基酸序列中潜在的PEPSIN及TRYPSIN蛋白酶切割位点分布第146-149页
附录3. PENICILLIUM SP.与A.FUMIGATUS的植酸酶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第149-150页
致谢第150-152页
在读期间发表和被录用的论文第152-154页
外文论文第154-186页
 References第167-186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86页

论文共1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吲哚胺2,3-双加氧酶在非霍奇金淋巴瘤免疫耐受中的作用及机制探讨
下一篇:适用于DNA电荷输运研究的紧束缚模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