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公企业治理中多元诉讼机制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6页
   ·选题背景第14-18页
   ·研究的主要问题和意义第18-1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22页
   ·逻辑思路、研究方法、内容安排第22-26页
     ·逻辑思路第22-23页
     ·研究方法第23页
     ·内容安排第23-24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24-26页
第二章 现实需要─公企业治理与监督的困境第26-54页
   ·公企业的概念与特征第26-39页
     ·公企业概念第26-31页
     ·公企业的基本特征第31-34页
     ·法律形态、主体地位、范围第34-39页
   ·公企业治理与监督的困境第39-50页
     ·公企业治理中的困境第39-44页
     ·公企业的监督失灵第44-50页
   ·困境带来的严重后果──三维侵害第50-52页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三章 制度需要──公企业多元诉讼机制的意义和作用第54-70页
   ·诉讼机制是企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份第54-58页
     ·治理本质的现代诠释第54-57页
     ·诉讼机制与治理机制的关系第57-58页
   ·公企业治理中多元诉讼机制的功能第58-63页
     ·诉讼的一般功能第59-60页
     ·派生诉讼的补充功能第60页
     ·多元派生诉讼的多元功能第60-63页
   ·诉讼机制在公企业治理中作用的规范分析──从博弈论角度第63-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四章 多元诉讼机制构建的理论基础和经验借鉴第70-92页
   ·利益相关者理论──逻辑起点第70-76页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产生及发展第70-73页
     ·利益相关者治理理论与实践述评第73-76页
   ·现代诉权理论发展──诉权主体多元化的正当性第76-81页
     ·诉权理论的新发展第77-79页
     ·当事人适格理论的进化第79-81页
   ·破窗理论为制度构建提供的价值启示第81-83页
     ·破窗理论的含义第81-82页
     ·破窗理论为制度构建提供的意义第82-83页
   ·各国对赋予利益相关者诉权的立法态度和实践第83-90页
     ·对股东派生诉讼的立法实践第83-89页
     ·对非股东利益相关者派生诉讼权的立法态度和实践第89-90页
   ·本章小结第90-92页
第五章 公企业多元诉讼体系的总体构建第92-124页
   ·多元诉讼机制中的诉讼主体──公企业的特定利益相关者第92-97页
     ·特定利益相关者概念的界定第92-94页
     ·公企业的特定利益相关者第94-97页
   ·公企业中多元诉讼体系的总体建构第97-104页
     ·多元诉讼体系的总体架构第97-98页
     ·各诉讼制度的功能与衔接第98-100页
     ·诉讼制度的立法实现第100-104页
   ·价值、冲突协调与基本原则第104-110页
     ·多元诉讼机制的价值第104-106页
     ·与企业经营自主权及交易效率的冲突与协调第106-108页
     ·制度构建的基本原则第108-110页
   ·公企业中多元诉讼体系制度的共性问题第110-121页
     ·以派生诉讼制度为基本制度第111-112页
     ·制度构建中的一般性问题第112-118页
     ·一般性程序规定第118-121页
   ·本章小结第121-124页
第六章 公企业本体诉讼和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中的特殊问题第124-131页
   ·公企业自身对股东提起的本体诉讼第124-126页
     ·公企业对其特定股东提起诉讼的理由和限制第124-126页
     ·公企业提起诉讼的制定法依据第126页
   ·公企业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中的特殊问题第126-130页
     ·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公有投资公司可以以股东身份充当原告第127-128页
     ·检察机关可以代表国家和公共利益提起派生诉讼第128-130页
   ·本章小结第130-131页
第七章 公企业中非股东利益相关者诉讼制度的构建第131-149页
   ·非股东利益相关者派生诉讼的理由、依据与请求权基础第131-139页
     ·职工派生诉讼权第131-133页
     ·债权人派生诉讼权第133-136页
     ·垄断的公企业用户的派生诉权第136-139页
   ·具体制度构建中的特殊规定第139-147页
     ·原告资格和起诉条件第139-140页
     ·前置程序──一般规定与例外的价值选择第140-142页
     ·特别证明责任制度的确立第142-146页
     ·诉讼成本降低模式第146-147页
   ·本章小结第147-149页
第八章 公企业中纳税人诉讼制度的引进第149-161页
   ·纳税人诉讼的理论、立法与实践第149-153页
     ·税收的本质与纳税人权利第149-151页
     ·各国纳税人诉讼的立法与实践第151-153页
   ·公企业治理中引入纳税人诉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153-156页
     ·必要性第153-155页
     ·可行性第155-156页
   ·纳税人诉讼在公企业中的适用第156-159页
     ·通过公企业立法明确纳税人诉讼制度第156-158页
     ·诉讼制度的相关规定第158-159页
   ·本章小结第159-161页
第九章 结论创新点展望第161-168页
   ·结论第161-166页
   ·创新点第166-167页
   ·展望第167-168页
参考文献第168-177页
致谢第177-179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第17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研究的科研项目第179页

论文共1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澹泊论
下一篇:限制竞争协议法律规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