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助剂论文

复合型生物絮凝剂絮凝特性及絮体分形特征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5页
第1章 绪论第15-36页
   ·无机絮凝剂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有机絮凝剂的研究现状第16-18页
     ·天然有机高分子改性絮凝剂第16-17页
     ·人工合成高分子絮凝剂第17-18页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第18-27页
     ·微生物絮凝剂的发展史第18-19页
     ·微生物絮凝剂的种类第19-20页
     ·微生物絮凝剂的组成第20-21页
     ·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第21-23页
     ·微生物絮凝剂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第23-27页
   ·“复合型”絮凝剂第27-29页
     ·絮凝剂的复配与复合型絮凝剂第27-28页
     ·复合型生物絮凝剂第28-29页
   ·混凝概念及其过程模型第29-30页
   ·分形理论及分形维数第30-34页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第34-36页
     ·课题来源第34页
     ·研究目的、意义第34-35页
     ·课题研究内容第35-36页
第2章 实验仪器、材料和方法第36-57页
   ·实验仪器及材料第36-41页
     ·实验仪器第36-37页
     ·絮体形态分析设备第37-39页
     ·实验材料第39-40页
     ·生物絮凝剂第40-41页
   ·实验方法与步骤第41-48页
     ·实验指标检测方法第41-42页
     ·单独使用生物絮凝剂絮凝的稳定性第42页
     ·复合型生物絮凝剂的稳定性及絮体分形特征第42-43页
     ·絮凝条件优化正交试验第43-44页
     ·水力条件正交试验第44-45页
     ·水力条件单因素优化第45页
     ·最佳投药量及絮体分形特征第45页
     ·复合型生物絮凝剂用于给水混凝处理第45-46页
     ·生物絮凝剂与FeCl_3 复配处理生活污水第46-47页
     ·生物絮凝剂与无机絮凝剂复配处理泥浆废水第47-48页
     ·生物絮凝剂与FeCl_3 复配处理工业废水第48页
   ·实验数据的选取和处理方法第48-49页
   ·絮凝过程检测方法第49-57页
     ·分形理论在絮凝过程研究中的应用第49-50页
     ·絮体分形维数的测定第50-52页
     ·分形维数的选取和处理第52-57页
第3章 复合型生物絮凝剂絮凝的稳定性及絮体分形特征第57-82页
   ·单独使用生物絮凝剂絮凝的稳定性第57-59页
   ·CaCl_2 溶液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第59-60页
   ·生物絮凝剂复配AlCl_3 絮凝的稳定性及絮体分形特征第60-73页
     ·生物絮凝剂与AlCl_3 复配处理高浊水的稳定性及絮体分形特征第60-70页
     ·生物絮凝剂与AlCl_3 复配处理低浊水的稳定性及絮体分形特征第70-73页
   ·生物絮凝剂复配FeCl_3 絮凝的稳定性及絮体分形特征第73-80页
     ·生物絮凝剂与FeCl_3 复配处理高浊水的稳定性及絮体分形特征第73-77页
     ·生物絮凝剂与FeCl_3 复配处理低浊水的稳定性及絮体分形特征第77-80页
   ·本章小结第80-82页
第4章 复合型生物絮凝剂的水力条件和最佳投药量及絮体分形特征第82-113页
   ·水力条件及絮体分形特征第82-96页
     ·絮凝条件正交试验第82-84页
     ·FeCl_3/生物絮凝剂水力条件正交试验第84-85页
     ·水力条件单因素优化及絮体分形特征第85-96页
   ·FeCl_3/生物絮凝剂最佳投药量的确定和分形维数相关性研究第96-111页
     ·FeCl_3/生物絮凝剂处理低浊度原水最佳投药量及絮体分形特征第96-102页
     ·FeCl_3/生物絮凝剂处理中浊度原水的混凝和絮体分形特性第102-108页
     ·高浊原水的絮凝及絮体分形特征分析第108-111页
   ·本章小结第111-113页
第5章 复合型生物絮凝剂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第113-135页
   ·复合型生物絮凝剂用于给水混凝处理第113-120页
     ·生物絮凝剂与化学絮凝剂混凝效果比较第114-117页
     ·复合型生物絮凝剂对高岭土溶液浊度的去除第117-119页
     ·复合型生物絮凝剂对原水浊度去除的研究第119-120页
   ·生物絮凝剂与FeCl_3 复配处理生活污水第120-122页
   ·生物絮凝剂与无机絮凝剂复配处理泥浆废水第122-129页
     ·生物絮凝剂处理泥浆废水第122-124页
     ·生物絮凝剂与AlCl_3 复配处理泥浆废水第124-125页
     ·生物絮凝剂与PAC复配处理泥浆废水第125-127页
     ·生物絮凝剂与PAM复配处理泥浆废水第127-129页
   ·生物絮凝剂与FeCl_3 复配处理工业废水第129-133页
   ·本章小结第133-135页
结论第135-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4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49-151页
致谢第151-152页
个人简历第152页

论文共1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在铜矿矿坑水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研究中基因芯片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下一篇:民建济南市委绩效评估体系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