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型新企业创业过程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致谢 | 第11-1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9-29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20-24页 |
·国外创业研究现状评述 | 第20-22页 |
·国内创业研究现状评述 | 第22-24页 |
·研究问题和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研究问题 | 第24-25页 |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研究方法和研究基础 | 第26-27页 |
·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研究基础 | 第27页 |
·主要的创新点 | 第27-29页 |
第二章 机会型创业者的特征 | 第29-53页 |
·创业者研究评述 | 第29-34页 |
·创业者的界定 | 第29-30页 |
·创业者的特征 | 第30-34页 |
·机会型创业和机会型创业者 | 第34-35页 |
·概念的起源及界定 | 第34-35页 |
·国内机会型创业的发展历程 | 第35页 |
·机会型创业者的基本特征 | 第35-43页 |
·研究方法与样本特征 | 第35-37页 |
·调查结果与讨论 | 第37-43页 |
·结论 | 第43页 |
·不同地区机会型创业者的素质特征 | 第43-49页 |
·基本概念与评价模型 | 第43-44页 |
·研究方法与样本 | 第44-45页 |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45-48页 |
·结论及建议 | 第48-49页 |
·成功的机会型创业者的典型特质 | 第49-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三章 机会型创业的创业机会评价 | 第53-69页 |
·创业机会研究评述 | 第53-59页 |
·创业机会的来源 | 第53-55页 |
·创业机会的识别与评价 | 第55-57页 |
·创业机会的开发 | 第57-59页 |
·Timmons机会评价模型 | 第59-62页 |
·机会型创业的机会评价实证研究 | 第62-67页 |
·研究思路 | 第62-63页 |
·问卷分析 | 第63-65页 |
·指标重要性的比较分析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四章 机会型新企业创立与成长过程 | 第69-109页 |
·企业成长研究评述 | 第69-72页 |
·新企业的界定 | 第69页 |
·新企业创立的理论观点 | 第69-70页 |
·企业成长的理论评述 | 第70-72页 |
·新企业创立与成长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 第72-73页 |
·机会型新企业的概念及特征 | 第72-73页 |
·成长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 第73页 |
·新企业创立与成长的实证研究 | 第73-93页 |
·研究方法 | 第73-74页 |
·新企业调查样本的基本信息 | 第74-76页 |
·新企业的创立 | 第76-81页 |
·新企业的生存能力 | 第81-90页 |
·新企业成长 | 第90-93页 |
·机会型创业企业的盈利模式:案例研究 | 第93-98页 |
·理论背景与评价模型 | 第93-94页 |
·案例公司的盈利模式分析 | 第94-97页 |
·创建科学盈利模式的对策 | 第97-98页 |
·机会型创业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跟踪研究 | 第98-108页 |
·研究背景 | 第98-99页 |
·案例公司的创业之路 | 第99-101页 |
·案例公司重大创业行为的跟踪调查 | 第101-107页 |
·从案例总结机会型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 第107-108页 |
·本章小结 | 第108-109页 |
第五章 创业环境对机会型创业的影响 | 第109-135页 |
·创业环境研究评述 | 第109-114页 |
·创业环境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 第109-111页 |
·GEM创业环境框架条件 | 第111-114页 |
·基于GEM的合肥市创业环境的评价 | 第114-129页 |
·金融支持 | 第115-116页 |
·政府政策 | 第116-117页 |
·政府项目 | 第117-118页 |
·教育与培训 | 第118-119页 |
·研究开发转移 | 第119-120页 |
·商务环境 | 第120-121页 |
·市场开放程度/进入障碍 | 第121页 |
·有形基础设施 | 第121-122页 |
·创业文化 | 第122-123页 |
·创业机会 | 第123页 |
·创业能力 | 第123-124页 |
·创业动机 | 第124-125页 |
·知识产权保护 | 第125页 |
·妇女创业 | 第125-126页 |
·创业支持 | 第126页 |
·开放式问题 | 第126-128页 |
·总体评价 | 第128-129页 |
·创业环境对机会型创业的影响分析 | 第129-131页 |
·金融支持弱,创业融资难 | 第129-130页 |
·研究开发转移的力度不够 | 第130页 |
·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 | 第130-131页 |
·创业者创业能力不足 | 第131页 |
·促进机会型创业的对策建议 | 第131-134页 |
·改善对创业企业的金融支持 | 第131-132页 |
·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 | 第132页 |
·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 第132-133页 |
·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 | 第133-134页 |
·本章小结 | 第134-135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135-138页 |
·研究结论 | 第135-137页 |
·研究展望 | 第137-138页 |
参考文献 | 第138-14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145-147页 |
主持的科研项目 | 第145页 |
已发表的论文 | 第145-147页 |
附录 | 第147-160页 |
附录1: 创业机会评价调查表 | 第147-150页 |
附录2: CEM新企业调查名单——合肥 | 第150-153页 |
附录3: GEM城市调查专家名单——合肥 | 第153-155页 |
附录4: 专家背景信息汇总表 | 第155-157页 |
附录5: 合肥市创业环境专家评分结果 | 第157-1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