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1 绪论 | 第13-27页 |
·智能交通系统概述 | 第13-14页 |
·国内外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 第14-20页 |
·美国智能交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14-16页 |
·日本智能交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16-17页 |
·我国智能交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17-20页 |
·智能交通系统中图像识别技术的应用现状 | 第20-25页 |
·图像识别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21-22页 |
·图像识别技术在智能交通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现状 | 第22-25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 第25-27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5页 |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25-27页 |
2 车辆检测 | 第27-32页 |
·引言 | 第27页 |
·系统的硬件 | 第27-28页 |
·装置和器材的选择 | 第28-31页 |
·以高性能的DSP为核心处理器 | 第28-29页 |
·视频解码器的选型 | 第29页 |
·电源管理芯片的选型 | 第29-30页 |
·存储设备的选择 | 第30页 |
·雷达 | 第30页 |
·摄像机 | 第30-31页 |
·工作原理 | 第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3 车牌照图像预处理 | 第32-53页 |
·真彩图像转化为灰度图像 | 第32-33页 |
·图像增强 | 第33-40页 |
·线性灰度变换法 | 第34-37页 |
·直方图均衡法 | 第37-40页 |
·去噪 | 第40-50页 |
·中值滤波 | 第40-41页 |
·基于小波变换和遗传算法的去噪方法 | 第41-50页 |
·二值化 | 第50-51页 |
·确认白底黑字图像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4 车牌照定位 | 第53-66页 |
·数学形态学进行车牌首次定位的方法 | 第54-58页 |
·腐蚀去噪 | 第55页 |
·作膨胀、腐蚀运算 | 第55-56页 |
·标记连通域 | 第56页 |
·标识并定位车牌 | 第56-58页 |
·小波高频子图像重构进行首次定位的方法 | 第58-61页 |
·按一定原则进行小波重构 | 第58-59页 |
·算法流程 | 第59页 |
·边缘检测效果 | 第59-60页 |
·首次定位 | 第60-61页 |
·车牌图像的倾斜校正 | 第61-63页 |
·精确定位 | 第63-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5 车牌照字符分割与识别 | 第66-81页 |
·车牌字符分割 | 第68-76页 |
·基本的Snake模型 | 第68-69页 |
·粘连字符分割的Snake模型 | 第69-70页 |
·确定初始轮廓 | 第70-74页 |
·算法流程 | 第74-75页 |
·归一化处理 | 第75-76页 |
·字符识别算法的研究 | 第76-80页 |
·引言 | 第76页 |
·分类网络 | 第76-77页 |
·算法分析 | 第77-78页 |
·方案验证及实验结果 | 第78-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6 基于DSP的车牌监控系统 | 第81-97页 |
·硬件模块 | 第81-88页 |
·硬件模块的主要功能及其基本框架 | 第81-84页 |
·DSP时钟频率及启动配置方案 | 第84页 |
·TMS320C6205对SAA7111的参数设置 | 第84页 |
·图像存储及控制接口的CPLD设计 | 第84-87页 |
·TMS320C6205与存储器的接口 | 第87-88页 |
·实测信号 | 第88页 |
·汽车牌照识别的实现 | 第88-96页 |
·代码预处理 | 第88-90页 |
·DSP图像处理的程序流程 | 第90-92页 |
·DSP程序的优化 | 第92-96页 |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97-99页 |
·工作总结 | 第97页 |
·展望 | 第9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