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害废弃物逆向物流联合运作模式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研究背景与动机 | 第10-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预期成果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第14-28页 |
·有害废弃物的问题与现状分析 | 第14-21页 |
·有害废弃物定义 | 第14-15页 |
·建立固体废弃物管理法规 | 第15-18页 |
·有害废弃物问题回顾 | 第18-20页 |
·未来努力方向 | 第20页 |
·目前我国废弃物运作施行情况 | 第20-21页 |
·逆向物流管理的相关研究文献 | 第21-28页 |
·逆向物流定义 | 第21-26页 |
·企业逆向物流系统框架 | 第26-28页 |
第三章 逆向物流的净成本与总风险分析 | 第28-41页 |
·有害废弃物方面 | 第28-34页 |
·共同清除运作机构的设置需求与问题点 | 第28-29页 |
·有害废弃物运作流程方面 | 第29-32页 |
·作业面研究方面 | 第32-33页 |
·外部成本部分 | 第33-34页 |
·风险的相关研究 | 第34-37页 |
·考虑风险的环保化设计 | 第34-35页 |
·风险的定义 | 第35-36页 |
·风险的种类与其评估模式 | 第36-37页 |
·有害废弃物联合运营模式特性的说明 | 第37-38页 |
·有害废弃物逆向物流系统共同化系统的基本组件 | 第38-39页 |
·逆向物流的总净成本 | 第39页 |
·逆向物流的总风险成本 | 第39-41页 |
·运输风险价值化方面 | 第39-40页 |
·运作风险价值化方面 | 第40-41页 |
第四章 有害废弃物逆向物流模式的构建 | 第41-50页 |
·模式的假设 | 第41-42页 |
·参数定义 | 第42-45页 |
·模式目标 | 第45-48页 |
·模式限制 | 第48-50页 |
第五章 实例应用 | 第50-62页 |
·A工业园区现状说明 | 第50-52页 |
·园区废弃物的组成种类、数量 | 第50-51页 |
·园区废弃物运作现状 | 第51-52页 |
·可资源回收的废弃物种类 | 第52页 |
·模式设定与导入 | 第52-56页 |
·模式的设定 | 第53-55页 |
·三种废弃物的初步结果 | 第55-56页 |
·敏感度分析 | 第56-62页 |
·目标参数敏感度分析 | 第57-59页 |
·废弃物产生量的敏感度分析 | 第59-62页 |
结束语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5页 |
作者简历 | 第65-67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