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行政诉讼法论文

行政诉讼地域管辖制度研究

摘要第1-9页
引言第9-10页
一、行政诉讼地域管辖制度的涵义第10-12页
 (一) 行政诉讼地域管辖的基本概念第10页
 (二) 我国行政诉讼地域管辖的特征第10-12页
  1、我国的地域管辖以法律的强行性规定为主,当事人没有选择权第10页
  2、立法规定较为模糊第10-11页
  3、重视被告而欠缺了对原告保护第11-12页
二、建构行政诉讼地域管辖制度的基本原理第12-22页
 (一) 保护行政诉权的需要第12-14页
  1、行政诉权的界定第12-13页
  2、行政诉权之保护与管辖权第13-14页
 (二) 地域管辖需要遵循效率的原则第14-15页
 (三) 建立和维护司法独立的审判体制第15页
 (四) 最密切联系原则第15-17页
  1、最密切联系原则之含义第15-16页
  2、最密切联系原则的适用基础第16-17页
 (五) 当事人选择原则第17-19页
  1、当事人选择原则的含义第17页
  2. 当事人选择权的基础第17-19页
 (六) 管辖权恒定原则第19-20页
 (七) 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原则第20-22页
  1、保护弱势群体利益原则的含义第20页
  2、保护弱势群体利益原则的适用基础第20-22页
三、对中国行政诉讼地域管辖制度的反思第22-32页
 (一) 对“原告就被告”原则的反思第22-23页
 (二) 法院在现行行政诉讼中功能的错位第23-32页
  1、法院在现代社会中的功能第23-26页
  2、法院行使审判权的基础第26-28页
  3、我国法院和行政机关的关系第28-30页
  4、我国法院在行政诉讼中功能的错位第30-32页
四、异地交叉管辖制度——实践中地域管辖的探索第32-37页
 (一) 异地交叉管辖的基本涵义第32页
 (二) 异地交叉管辖的法律依据第32-33页
 (三) 异地交叉管辖的另一种解读第33-34页
 (四) 对异地交叉管辖的评论第34-37页
五、我国行政诉讼地域管辖制度建构第37-47页
 (一) 一般地域管辖第37-39页
  1、原告所在地法院应该具有管辖权第37-38页
  2、侵权行为地法院具有管辖权第38-39页
  3、合同履行地法院具有管辖权——行政合同诉讼的地域管辖第39页
 (二) 行政合同诉讼地域管辖的特殊制度——协议管辖第39-42页
 (三) 对因土地征收、房地产登记等行为引起诉讼的专属管辖第42-43页
 (四) 地域管辖中涉及到的其他特殊规则第43-47页
  1、行政行为经过复议的地域管辖第44页
  2、因抽象行政行为引起的纠纷的地域管辖第44-45页
  3、正确处理地域管辖和其他管辖之间的关系第45-47页
结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庆市质量检测研究院发展战略研究
下一篇:压气机叶顶泄漏流动的控制策略及其扩稳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