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9页 |
·前言 | 第13页 |
·结构损伤诊断的概念 | 第13-15页 |
·结构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 | 第15-17页 |
·模态参数识别的频域法 | 第15-16页 |
·模态参数识别的时域法 | 第16页 |
·模态参数识别的时频法 | 第16-17页 |
·结构损伤诊断的模型修正方法 | 第17-21页 |
·灵敏度方法 | 第18-20页 |
·遗传算法 | 第20-21页 |
·结构损伤诊断的无反演方法 | 第21-22页 |
·基于动力指纹的损伤诊断方法 | 第21页 |
·基于高阶模态的损伤诊断方法 | 第21-22页 |
·基于经典概率理论和贝叶斯理论的损伤诊断方法 | 第22-23页 |
·基于经典概率理论的方法 | 第22-23页 |
·基于贝叶斯理论的方法 | 第23页 |
·考虑地基影响的结构动力实验研究 | 第23-26页 |
·弹性地基板的动力实验与地基模量反演 | 第23-25页 |
·地基上框架结构的动力实验研究 | 第25-26页 |
·以往研究的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第26-27页 |
·本文研究课题来源及主要内容 | 第27-29页 |
第2章 弹性地基上自由板的实验模态分析 | 第29-53页 |
·引言 | 第29-30页 |
·两种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的比较 | 第30-34页 |
·复指数最小二乘法(LSCE) | 第31-32页 |
·多参考点最小二乘复频域法(PolyMAX) | 第32-33页 |
·PolyMAX 方法与其它方法的比较 | 第33-34页 |
·地基板模态实验研究 | 第34-38页 |
·实验方法及测试结果 | 第34-38页 |
·测试结果初步分析及场地经验 | 第38页 |
·Winkler 地基和双参数地基上的自由板分析 | 第38-45页 |
·弹性地基的计算模型 | 第38-40页 |
·弹性地基板的基床系数估算及振动特点分析 | 第40-41页 |
·弹性地基上自由板的振动问题求解 | 第41-44页 |
·地基板的刚体模态 | 第44-45页 |
·Vlasov 地基上自由板的厚薄板通用元分析 | 第45-51页 |
·Vlasov 地基上的自由板 | 第46-47页 |
·厚薄板通用元分析 | 第47-50页 |
·程序的通用性 | 第50-51页 |
·振型分析 | 第51页 |
·弹性地基上自由板的厚薄板通用元分析 | 第51-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第3章 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混凝土框架结构模态实验 | 第53-78页 |
·引言 | 第53-54页 |
·地基土上框架结构的模态实验 | 第54-58页 |
·实验模型的基本概况 | 第54-56页 |
·地基土的动力特性指标测试 | 第56-58页 |
·弹性模量的取值 | 第58页 |
·模态实验仪器及实验内容 | 第58页 |
·框架结构的逐层位移模态实验 | 第58-64页 |
·框架结构的应变模态实验 | 第64-66页 |
·框架结构模态参数测试的离散性 | 第66-76页 |
·重复实验中结构模态参数的离散性 | 第67-68页 |
·模态识别方法对结构模态参数识别值的影响 | 第68-69页 |
·温度对框架结构振动的影响 | 第69-73页 |
·框架结构非线性振动的影响 | 第73-76页 |
·小结 | 第76-78页 |
第4章 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混凝土框架结构参数识别 | 第78-98页 |
·引言 | 第78-79页 |
·弹性地基上刚性板的阻抗函数 | 第79-80页 |
·系统识别的误差分析及模型选择 | 第80-84页 |
·模型误差分类 | 第80-81页 |
·模型初选 | 第81-84页 |
·基于灵敏度方法的框架结构物理参数识别 | 第84-86页 |
·基于遗传退火混合算法的框架结构物理参数识别 | 第86-90页 |
·遗传算法 | 第87-88页 |
·模拟退火算法 | 第88页 |
·遗传退火混合算法 | 第88-90页 |
·不同参数识别方法对框架结构物理参数识别的影响分析 | 第90-94页 |
·识别方法参数设置及识别准则 | 第90-92页 |
·不同信息组合对于遗传退火混合算法识别结果的影响 | 第92-93页 |
·遗传退火混合算法中参数对于收敛性及识别结果的影响 | 第93-94页 |
·随层数增加的混凝土框架结构物理参数识别 | 第94-96页 |
·小结 | 第96-98页 |
第5章 基于高阶模态的混凝土框架结构参数识别研究 | 第98-120页 |
·引言 | 第98-99页 |
·连续梁计算例题分析 | 第99-102页 |
·框架结构中连续梁子结构的模态分析 | 第102-105页 |
·地基上框架结构柱的模态局部化分析 | 第105-111页 |
·框架结构柱模态局部化影响因素算例研究 | 第106-110页 |
·构件局部损伤的模态局部化分析 | 第110-111页 |
·地基上框架结构中高阶局部实验模态分析 | 第111-119页 |
·整体模态实验与底层柱局部激振实验 | 第111-113页 |
·高阶模态参数识别及单榀框架局部模态判别 | 第113-118页 |
·局部柱构件的物理参数识别 | 第118-119页 |
·小结 | 第119-120页 |
第6章 基于贝叶斯统计理论的损伤诊断研究 | 第120-145页 |
·引言 | 第120-121页 |
·贝叶斯方法的基本原理 | 第121-123页 |
·基于贝叶斯理论的损伤诊断研究 | 第123-125页 |
·贝叶斯理论模型 | 第123页 |
·条件概率 | 第123-124页 |
·先验概率 | 第124-125页 |
·贝叶斯公式计算的复杂性 | 第125页 |
·马尔可夫链的蒙特卡罗模拟(MCMC) | 第125-128页 |
·蒙特卡罗方法 | 第126页 |
·马尔可夫过程及马尔可夫链 | 第126-127页 |
·Metropolis-Hastings 算法 | 第127-128页 |
·MCMC 的程序实现 | 第128-130页 |
·贝叶斯估计 | 第130页 |
·剪切型框架结构损伤诊断研究 | 第130-138页 |
·试验算例描述 | 第130-131页 |
·基于频率信息的MCMC 计算 | 第131-135页 |
·基于振型信息的MCMC 计算 | 第135-136页 |
·基于频率振型信息组合的MCMC 计算 | 第136页 |
·有噪声情况下不同准则的抗噪性能 | 第136-138页 |
·地基上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损伤诊断研究 | 第138-144页 |
·框架局部损伤模态实验 | 第138-139页 |
·基于 MCMC 方法的框架结构损伤诊断研究 | 第139-144页 |
·识别方法及计算模型介绍 | 第139-140页 |
·结构模型修正 | 第140-142页 |
·损伤诊断 | 第142-144页 |
·小结 | 第144-145页 |
结论 | 第145-148页 |
参考文献 | 第148-161页 |
致谢 | 第161-162页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62-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