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研究目的 | 第8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研究的思路、框架和方法 | 第12-14页 |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概念界定及基本假设 | 第14-19页 |
·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寻租理论 | 第14-15页 |
·博弈论的基本理论 | 第15-16页 |
·产权理论 | 第16页 |
·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会计信息失真与财务报告舞弊 | 第16-17页 |
·审计风险、审计失败和审计合谋 | 第17页 |
·审计责任与会计责任 | 第17-18页 |
·研究前提和假设 | 第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3 审计合谋与财务报告舞弊共生的一般机理分析 | 第19-28页 |
·财务报告舞弊的自身机理 | 第19-20页 |
·审计合谋的自身机理 | 第20-22页 |
·审计合谋与财务报告舞弊共生的祸合机理 | 第22-27页 |
·产权制度缺陷 | 第22-24页 |
·财务信息有效需求主体的缺失 | 第24-26页 |
·激励机制残缺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4 审计合谋与财务报告舞弊共生的博弈分析 | 第28-33页 |
·博弈基本框架的构建 | 第28-29页 |
·博弈模型分析 | 第29-31页 |
·基本假设 | 第29页 |
·博弈分析 | 第29-31页 |
·博弈结果分析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5 审计合谋与财务报告舞弊共生治理机制的构建 | 第33-47页 |
·激励约束机制:治理机制的新路径 | 第33-34页 |
·激励约束机制的内涵 | 第34-36页 |
·激励约束机制的构建 | 第36-46页 |
·改善监管模式:构建激励约束机制的基础 | 第36-38页 |
·实现被监管对象的参与:激励约束机制形成的推动力 | 第38-40页 |
·寻求被监管对象的支持:激励约束机制有效实施的途径 | 第40-42页 |
·约束被监管对象:激励约束机制实现的依据 | 第42-44页 |
·媒体监管与信用评级:激励约束机制的保障 | 第44-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