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6页 |
第1.1节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及其研究现状 | 第7-12页 |
·国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介绍 | 第7-10页 |
·国内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介绍 | 第10-12页 |
第1.2节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简介 | 第12-14页 |
第1.3节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功能 | 第14-15页 |
第1.4节 本课题所做的主要工作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系统结构及方案 | 第16-25页 |
第2.1节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形式及方案选择 | 第16-21页 |
·集中式的结构形式 | 第16-17页 |
·分层(级)分布式系统集中组屏的结构形式 | 第17-19页 |
·分布分散式与集中相结合的结构 | 第19-21页 |
第2.2节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微型机的方案选择 | 第21-23页 |
·方案比较 | 第21-22页 |
·工控机的结构和特点 | 第22-23页 |
第2.3节 实验平台—35KV变电站模拟屏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变电站微机监控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25-35页 |
第3.1节 监控系统的硬件结构 | 第25-33页 |
·模拟量输入/输出电路 | 第26-27页 |
·开关量输入/输出电路 | 第27-30页 |
·功率因数的测量 | 第30-32页 |
·人机对话接口回路 | 第32页 |
·多机通信 | 第32-33页 |
·电源 | 第33页 |
第3.2节 数据采集卡 A—812PG的设置 | 第33-35页 |
·基地址的设置 | 第33-34页 |
·A/D最大输入电压设置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数据传送 | 第35-47页 |
第4.1节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的特点和要求 | 第35-36页 |
·变电站通信网络的要求 | 第35页 |
·信息传输响应速度的要求 | 第35-36页 |
·各层次之间和每层内部传输信息时间的要求 | 第36页 |
第4.2节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的选择方案 | 第36-39页 |
·点对点结构 | 第37页 |
·星形结构 | 第37页 |
·总线形机构 | 第37-38页 |
·环形结构 | 第38-39页 |
第4.3节 用 WINSOCK控件实现网络中点对点数据通信 | 第39-47页 |
·Winsock控件简介 | 第39-40页 |
·Winsoek控件的属性、方法和事件 | 第40-42页 |
·实现网络中点对点的数据通信 | 第42-47页 |
第五章 变电站微机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47-64页 |
第5.1节 VB环境下的软件开发 | 第47-49页 |
第5.2节 基于 A-812PG的软件开发方式 | 第49页 |
第5.3节 本课题所调用的函数 | 第49-54页 |
·本课题中用到的函数 | 第50-52页 |
·模拟量输入输出 | 第52-54页 |
·开关量输出输入部分 | 第54页 |
第5.4节 程序代码编写 | 第54-64页 |
·初始化流程框图 | 第57-58页 |
·启动运行流程框图 | 第58-59页 |
·实时数据读取流程框图 | 第59-60页 |
·信息传输流程框图 | 第60-61页 |
·手动报文发送流程框图 | 第61-62页 |
·接收远程数据流程框图 | 第62-63页 |
·相位差测量流程框图 | 第63-64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64-65页 |
附录 | 第65-77页 |
附录 计算机程序清单 | 第6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