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文学社团活动的理念创新与实践策略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序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中学文学社团活动的研究概述 | 第9-16页 |
第一节 中学文学社团活动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第9-11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二 实践价值 | 第10-11页 |
第二节 中学文学社团活动的理论基础 | 第11-13页 |
一 活动式教学的渊源 | 第11页 |
二 格式塔心理学的“完形”理论 | 第11-12页 |
三 勒温的群体对个体活动影响的理论 | 第12-13页 |
第三节 中学文学社团活动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一 中学文学社团活动的体系不够完善 | 第13页 |
二 中学文学社团活动的研究著作不够丰富 | 第13-14页 |
三 中学文学社团活动的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 | 第14-16页 |
第二章 中学文学社团活动的理念创新 | 第16-23页 |
第一节 确立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 | 第16-18页 |
一 时代的要求 | 第16-17页 |
二 学校发展的要求 | 第17-18页 |
三 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 第18页 |
第二节 树立以人为本的全新的教育观念 | 第18-20页 |
一 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 第18-19页 |
二 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 第19-20页 |
第三节 自主构建活动模式,创新设计活动形式 | 第20-23页 |
一 语文教育的创新要求 | 第20-21页 |
二 自主构建活动模式,创新设计活动形式 | 第21-23页 |
第三章 中学文学社团的常规活动策略 | 第23-35页 |
第一节 中学文学社团活动的管理与指导 | 第23-25页 |
一 学校的管理 | 第23-24页 |
二 语文教师的指导 | 第24页 |
三 其他社会力量的影响 | 第24-25页 |
第二节 中学文学社团活动的章程 | 第25-27页 |
一 文学社团的性质和目标 | 第26页 |
二 文学社团的领导和组织 | 第26页 |
三 文学社团的活动方案 | 第26-27页 |
第三节 中学文学社团活动的原则 | 第27-29页 |
一 组织性原则是开展文学社团活动的有力保障 | 第27页 |
二 开放性原则是开展文学社团活动的必要前提 | 第27-28页 |
三 活动性原则是开展文学社团活动的根本措施 | 第28-29页 |
四 整体性原则是开展文学社团活动的最终目的 | 第29页 |
第四节 中学文学社团的活动模式 | 第29-31页 |
一 宣传发动阶段,新学期发展新的文学社成员 | 第30-31页 |
二 形成组织阶段,组织新的文学社员开会 | 第31页 |
三 学习章程阶段,学习文学社有关章程 | 第31页 |
四 开展活动阶段,每半月一次开展活动 | 第31页 |
五 总结提高阶段,每学期寒暑假的冬令营和夏令营 | 第31页 |
第五节 中学文学社团的活动形式 | 第31-35页 |
一 阅读欣赏 | 第31-32页 |
二 作品争鸣 | 第32页 |
三 写作讲座 | 第32页 |
四 调查研究 | 第32-33页 |
五 音乐欣赏 | 第33页 |
六 研究学习 | 第33页 |
七 各类比赛及征文活动、网络作文大赛 | 第33页 |
八 与兄弟学校文学社、社会各界的互访和交流 | 第33-35页 |
附录 镇江三中小溪文学社活动的案例及成果 | 第35-61页 |
一 小溪文学社活动的案例 | 第35-47页 |
二 小溪文学社活动的成果 | 第47-61页 |
结语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后记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