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IMSUN的城市交通流的仿真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城市交通流仿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外交通仿真的发展与研究概况 | 第10页 |
·国内交通仿真的发展与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交通流仿真 | 第11-12页 |
·交通仿真技术 | 第11页 |
·交通流仿真的优缺点与局限性 | 第11-12页 |
·城市交通面临的问题 | 第12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微观交通仿真软件 AIMSUN介绍 | 第14-27页 |
·交通微观仿真软件 AIMSUN的概述 | 第14-16页 |
·仿真的对象 | 第14页 |
·交通输入数据要求 | 第14-16页 |
·交通微观仿真软件 AIMSUN的仿真模型 | 第16页 |
·仿真流程 | 第16-19页 |
·图形界面 | 第19-22页 |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22-26页 |
·交叉口背景绘制模块 | 第22-23页 |
·控制信号的实现模块 | 第23-24页 |
·车辆参数模块 | 第24-25页 |
·交通流输入模块 | 第25-26页 |
·目的地的分配 | 第26页 |
·仿真输出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微观交通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27-40页 |
·基于交通流参数统计分布的交通流生成模型概述 | 第27-30页 |
·随机数的生成 | 第27-28页 |
·车辆到达分布 | 第28-29页 |
·车头时距分布 | 第29-30页 |
·车辆跟驰模型 | 第30-35页 |
·概述 | 第30-31页 |
·刺激-反应模型 | 第31-33页 |
·安全距离模型 | 第33-34页 |
·基于动力学的模型 | 第34页 |
·基于可变跟驰时间的模型 | 第34-35页 |
·基于滞后时间的非线性模型 | 第35页 |
·路口描述模型 | 第35页 |
·车辆描述模型 | 第35-36页 |
·车辆运行轨迹模型 | 第36-38页 |
·车辆运行轨迹模型 | 第36页 |
·车辆直行轨迹 | 第36-37页 |
·车辆左转轨迹 | 第37-38页 |
·车辆右转轨迹 | 第38页 |
·信号交叉口延误模型 | 第38页 |
·交通控制与管理模型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城市道路交通控制 | 第40-56页 |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路口的交通控制 | 第40-50页 |
·城市平面交叉路口控制的原则与方式 | 第40-41页 |
·信号控制基本类型 | 第41页 |
·信号控制参数与计算参数 | 第41-45页 |
·信号控制的评价指标 | 第45-47页 |
·信号灯设置依据 | 第47-49页 |
·信号灯定时控制配时计算 | 第49-50页 |
·城市干道交叉口信号协调控制 | 第50-52页 |
·基本概念 | 第50页 |
·协调方式 | 第50-51页 |
·定时式线控系统配时基本设计方法 | 第51-52页 |
·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 第52-56页 |
·概述 | 第52-53页 |
·城市区域交通信号协调控制模型 | 第53页 |
·典型的城市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 第53-56页 |
第五章 基于 AIMSUN的实际应用 | 第56-76页 |
·单个交叉口仿真实验(基于交叉口交通流转向比例) | 第56-71页 |
·单个交叉口原交通控制与仿真分析 | 第56-66页 |
·优化方案及仿真结果分析 | 第66-70页 |
·方案结果比较分析 | 第70-71页 |
·基于O-D矩阵的路径选择的路网交通控制仿真实验 | 第71-76页 |
·概述 | 第71页 |
·初步设定 | 第71-73页 |
·确定路径 | 第73-74页 |
·路径分析 | 第74-76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