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缩略语 | 第9-11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1-41页 |
1 利用转基因技术进行小麦遗传改良 | 第12-17页 |
·转基因技术在植物遗传改良中的兴起 | 第12页 |
·禾谷类作物转基因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小麦遗传转化的主要方法及其应用 | 第13-17页 |
2 植物抗虫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 第17-26页 |
·抗虫基因的种类、作用机理及应用进展 | 第18-23页 |
·提高外源抗虫基因在植物体内的表达 | 第23-24页 |
·防止害虫产生抗性的策略 | 第24-26页 |
3 植物凝集素及其在抗虫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 第26-37页 |
·植物凝集素概说 | 第26-34页 |
·外源凝集素与植物抗虫基因工程研究 | 第34-37页 |
4 抗虫基因工程的安全性问题 | 第37-39页 |
5 本研究的意义、目的和技术路线 | 第39-41页 |
第二部分 GNA基因在转基因小麦中的表达与抗蚜虫效果研究 | 第41-73页 |
第1章 GNA基因的人工合成与表达载体构建 | 第41-5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1-45页 |
·实验材料 | 第41-43页 |
·实验方法 | 第43-45页 |
·GNA基因的人工合成 | 第43页 |
·含有GNA基因的表达载体(pBAC202)构建 | 第43-4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5-51页 |
·GNA基因的人工合成 | 第45-46页 |
·表达载体pBAC202构建 | 第46-51页 |
第2章 GNA基因的遗传转化 | 第51-5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1-53页 |
·材料与仪器设备 | 第51页 |
·实验方法 | 第51-5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3-55页 |
第3章 转基因小麦后代植株的分子生物学检测分析 | 第55-6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5-61页 |
·材料与仪器设备 | 第55-56页 |
·实验方法 | 第56-61页 |
·转基因后代植株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56-57页 |
·转基因后代植株的点杂交检测 | 第57-59页 |
·转基因植株的PCR鉴定 | 第59-60页 |
·转基因植株的PCR-Southern验证 | 第60页 |
·转基因小麦叶片蛋白提取液的凝血活性检测 | 第60-6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1-65页 |
·转基因植株叶片DNA的提取结果 | 第61页 |
·转基因后代植株的点杂交检测结果 | 第61-62页 |
·转基因植株的PCR鉴定结果 | 第62-63页 |
·转基因植株的PCR-Southern验证结果 | 第63页 |
·部分转化植株叶片蛋白提取液凝血活性测定结果 | 第63-65页 |
第4章 转基因小麦的抗蚜虫效果研究与田间农艺性状考察 | 第65-6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5-66页 |
·植物材料与受试麦蚜 | 第65页 |
·实验方法 | 第65-66页 |
·转基因小麦叶片蚜虫抑制实验 | 第65页 |
·转基因小麦的田间农艺性状考察 | 第65-6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6-69页 |
·转基因小麦叶片蚜虫抑制实验结果 | 第66页 |
·转基因植株后代株系的田间农艺性状考察结果 | 第66-69页 |
第5章 讨论 | 第69-73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作者简介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