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第1章 总论 | 第13-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3页 |
·着重研究的问题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国有企业经营者范围的界定 | 第14-15页 |
第2章 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相关理论 | 第15-21页 |
·管理激励理论与经营者激励约束 | 第15-16页 |
·委托代理理论与经营者激励约束 | 第16-18页 |
·人力资本理论与经营者激励约束 | 第18-21页 |
第3章 国企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现状与问题 | 第21-28页 |
·国企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现状 | 第21-23页 |
·国企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23-28页 |
第4章 国企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问题的成因及危害 | 第28-32页 |
·国企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问题的成因 | 第28-30页 |
·薪酬机制产生的方式不科学 | 第28页 |
·平均主义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 | 第28页 |
·国企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对称、不协调 | 第28-29页 |
·国企经营者行政任命制 | 第29页 |
·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 第29页 |
·市场发育不成熟 | 第29-30页 |
·法律不完善 | 第30页 |
·国有资产评估方法不科学公正 | 第30页 |
·国企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造成的危害 | 第30-32页 |
·大量国企经营者外流 | 第30-31页 |
·大量掠取非法收入 | 第31页 |
·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 第31页 |
·很难培养出一流的、高素质的企业家 | 第31-32页 |
第5章 完善国企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对策 | 第32-51页 |
·国企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设计的原则 | 第32-33页 |
·科学性和简洁性相配合的原则 | 第32页 |
·系统性性和层次性相结合的原则 | 第32页 |
·全面性和可操作性相配合的原则 | 第32页 |
·以“利益”原则替代“奉献”原则 | 第32-33页 |
·竞争行业必须体现市场化的原则 | 第33页 |
·具有二元目标的国企应以“绩效挂钩”原则强化市场观念 | 第33页 |
·体现风险对称原则 | 第33页 |
·符合中国国情原则 | 第33页 |
·国企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构建 | 第33-37页 |
·国企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目标 | 第33-34页 |
·国企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内容 | 第34-35页 |
·国企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方式 | 第35-36页 |
·国企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重点 | 第36-37页 |
·国企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3—5年内的现实选择 | 第37-47页 |
·国企经营者业绩评价指标5—10年的设想 | 第47-49页 |
·国企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未来模式的思考 | 第49-51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第51-54页 |
·全文总结 | 第51-52页 |
·研究展望 | 第52-54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