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文献综述 | 第13-20页 |
一 互动及师生互动的概念 | 第13-14页 |
二 课堂师生互动的分类 | 第14-15页 |
三 师生互动的理论研究 | 第15-20页 |
(一) 国外师生互动的理论研究 | 第15-17页 |
1 符号互动理论 | 第15页 |
2 教学法比较研究 | 第15-16页 |
3 课堂言语和非言语行为的研究 | 第16页 |
4 二语习得理论 | 第16-17页 |
(二) 国内师生互动的理论研究 | 第17-20页 |
1 社会学领域的研究 | 第17-18页 |
2 心理学领域的研究 | 第18页 |
3 教育学领域的研究 | 第18页 |
4 外语教学领域的研究 | 第18-20页 |
第二章、中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的实地观察 | 第20-33页 |
一 师生互动的言语行为研究 | 第20-27页 |
(一) 假设1:外语教师在课堂师生互动过程中,因对象不同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从而对课堂教学产生消极效果 | 第22-25页 |
(二) 假设2:外语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的言语互动时间偏少,而且有限的互动效果也不理想 | 第25-27页 |
二 师生互动的非言语行为研究 | 第27-33页 |
(一) 学生对教师非言语行为的解读与期望 | 第28-30页 |
(二) 学生对自身非言语行为的认识 | 第30页 |
(三) 教师对学生非言语行为的解读与期望 | 第30-31页 |
(四) 教师对自身非言语行为的认识 | 第31-33页 |
第三章、中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过程中现存的问题分析 | 第33-36页 |
一 课堂教师互动的对象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 第33-34页 |
二 课堂中存在一些表征性的师生互动 | 第34页 |
三 中学英语课堂中,师生对师生互动过程中的非言语行为认识不足,其中还存在一些不妥之处 | 第34-35页 |
四 教师的素质不容乐观 | 第35-36页 |
第四章、提出的建议 | 第36-42页 |
一 在中学英语课堂上提倡民主平等的师生互动 | 第36-37页 |
二 在中学英语课堂上建议开展实质性的师生互动 | 第37页 |
三 恰当运用非言语行为,辅助中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的有效进行 | 第37-40页 |
四 加强中学师资培训,侧重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以促进师生互动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附录 | 第45-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