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地理论文--中国地理论文--专类地理论文--历史地理论文

环境影响下传统水利的结构和趋势研究--以民国前期关中农田水利为例

绪论第1-17页
 一、学科性质和学术史回顾第11-13页
 二、概念和材料第13-16页
 三、方法和问题第16-17页
第一章 民国前期关中农田水利发展的历史地理基础第17-24页
 一、民国前期关中农田水利发展的地理基础第17-20页
  (一) 地理特征第17-18页
  (二) 水资源特征第18-20页
 二、民国前期关中农田水利发展的历史背景第20-24页
  (一) 政权频繁更迭第20-21页
  (二) 地方割据、烽火连天第21-24页
第二章 民国前期关中农田水利的发展及其结构特征第24-50页
 一、民国以前关中地区农田水利发展概况第24-25页
 二、民国前期关中农田水利的发展第25-33页
  (一) 民国前期的水利机构及其作为第25-31页
  (二) 民国前期的新开渠道及其特征第31-33页
 三、民国前期关中农田水利工程的地理特征—以《调查表》为中心第33-39页
  (一) 行政区划上的差异第33-36页
  (二) 自然流域上的差异第36-38页
  (三) 现有渠道之年代结构第38-39页
 四、农田水利景观结构第39-45页
  (一) 渠道第39-41页
  (二) 渠系建筑物第41-42页
  (三) 渠系中的经济、社会景观第42-43页
  (四) 农田水利的景观生态学意义第43-45页
 五、民国前期关中水利开发的历史地位和区域对比第45-50页
  (一) 历史地位第45-47页
  (二) 关中水利在陕省和全国的地位第47-50页
第三章 环境和社会压力下的农田水利及其发展趋势第50-75页
 一、民国前期关中地区的自然、人文环境第50-54页
  (一) 民国前期关中地区的自然背景—以旱涝灾害为中心第50-53页
  (二) 动荡、脆弱的乡土社会第53-54页
 二、环境和社会压力下的农田水利第54-61页
  (一) 对水利工程之影响第55-56页
  (二) 对水利社会之影响—以水案为中心第56-61页
 三、非常态下传统农田水利的趋势第61-75页
  (一) 传统方式的应对:乡土社会的无计可施抑或竭泽而渔第61-62页
  (二) 现代思想观念的指导和强有力的政府支持第62-65页
  (三) 技术革新—以径渠为例第65-67页
  (四) 制度革新—兼论制度革新过程中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第67-72页
  (五) 新型社会救济组织—以华洋义贩会为例第72-75页
总结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附录一 民国前期关中地区新开渠堰统计表第81-83页
附录二 民国前期陕西省水利局所存水案卷宗之关中部分统计表第83-85页
后记第85-87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陕西省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立法研究
下一篇:回归中降维模型的估计与检验